ZKX's LAB

基本公共服务如何实现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什么时候提出

2021-04-08知识1

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意义是什么? 公共服务体系的提出: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提出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重要内容。公共服务体系的含义: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内容包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也包括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发布公共信息等。涵盖市场难以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自然垄断和外部经济等。2008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构想包含三个层次:(1)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依据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逐步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惠及全民和公平公正,但建设步骤要把握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我国是什么时候提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新医改的五项重点改革之一,2009年随新医改提出,目前实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就是实现均等化的措施之一。

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的文件是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 正确答案:A解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了各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