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谜菌脂和戊唑醇防治小麦什么病 戊唑醇嘧菌酯跟拿敌稳的区别

2020-07-26知识8

咪鲜胺加戊唑醇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吗? 咪鲜胺加戊唑醇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戊唑醇咪鲜胺是一种三唑类高效新型复合类杀菌剂,戊唑醇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咪鲜胺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戊唑醇咪鲜胺可有效地防止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等。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调节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的作用。主要防治病害如下:炭疽病、蒂腐病、青霉病;香蕉 芒果 草莓花生辣椒 茄子 甜瓜 番茄等蔬菜的的炭疽病、叶斑病;水稻恶病、稻瘟病;油菜菌核病、叶斑病;蘑菇褐斑病,梨的黑星病等效果显著。赤霉病是小麦和大麦的重要病害,在大流行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40%。同时,由于病菌的代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赤霉病是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一般只要初侵染菌源量大,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会爆发流行。防治办法:1、选用抗、耐病品种,播种前用种衣剂+新高脂膜800倍液拌种处理(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45%嘧菌酯戊唑醇能防治小麦赤霉病吗 可以,嘧菌酯推荐上格的!戊唑醇嘧菌酯跟拿敌稳的区别 戊唑醇嘧菌酯属内吸性杀2113菌,是甾醇脱5261甲基化抑制剂;可以防治白4102粉菌属、1653柄锈菌属、噱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引起的病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等。拿敌稳为低毒内吸性杀菌剂,由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肟菌酯和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复配而成,既具有保护作用又具有治疗作用。该产品杀菌活性较高、内吸性较强、持效期较长、用于多种作物防治主要真菌病害,对黄瓜、番茄、大白菜和水稻上的主要病害防效明显。嘧菌酯可防治什么病害 嘧菌酯可防治白粉病、锈2113病、颖枯病、网斑病、霜5261霉病、稻瘟病等病害。嘧菌4102酯对几乎所1653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嘧菌酯不能与杀虫剂乳油,尤其是有机磷类乳油混用,也不能与有机硅类增效剂混用,会由于渗透性和展着性过强引起药害。国内主要剂型及含量:25%SC、50%WG、32.5%嘧菌酯苯醚SC、20-32%嘧菌酯丙环唑SC、20-50%嘧菌酯戊唑醇SC;10-50%嘧菌酯烯酰吗啉SC/WG等。扩展资料:对于黄瓜霜霉病和辣椒炭疽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5%悬浮剂32~48毫升,对水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黄瓜白粉病,可用25%悬浮剂1000~2500倍液喷雾。对于防治果树病害葡萄霜霉病,可用25%悬浮剂1000~2000倍液在病^发生初期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对于防治草莓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悬浮剂5000~7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和轮纹病,可用50%悬浮剂5000~7500倍液在病害发生初期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参考资料来源: 嘧菌酯小麦根腐病可用戊唑醇十嘧菌酯防治吗 可以,效果很好。白粉病小麦受白粉病菌侵染后,随着病情发展,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覆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逐渐由灰褐色变为黄褐色小圆斑,白粉病防治不力可造成小麦枯死,发病严重的病株矮而弱,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而小。春季气温回升快,如果遇雨较多时常会引起大发生,防治白粉病一般抓住在小麦白粉病病株率达到15%,或病叶率达到5%时,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60公斤喷雾防治。禾技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含嘧菌酯25%、戊唑醇50%,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一般每亩用药10-15克,折合每亩用戊唑醇纯药5-7.5克,嘧菌酯纯药2.5-3.75克。对防治白粉病效果较好。但需注意在白粉病菌对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小麦种植区,使用该药对白粉病效果不稳定,应改用其他有效药剂。戊唑醚菌脂和噻呋酰胺治小麦纹枯病那个效果好 防治小麦纹枯病,应掌握在小麦拔节前后、纹枯病初发时用药。适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药,施药对温度一般无特殊要求。适用于防治纹枯病的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三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药,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后遇强降温低温天气时小麦生长受抑制程度加重,容易发生药害,影响小麦生长。一般情况下,用这些三唑类药防治小麦纹枯病,不会严重抑制小麦生长,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在小麦拔节前后用药还可以7a64e59b9ee7ad9431333431343663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药,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种,一般每亩用纯药6~10克即可取得较好防效,持效期长达半个月以上。每亩用43%戊唑醇30克,折合每亩用纯药12.9克,用量略偏大,但在小麦长势正常时施药,一般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并能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苗弱时不宜加量施药。注意施药后短期内不能遇强降温低温天气,以免过度抑制小麦生长。防治小麦纹枯病,除选对药种、用足药量外,用足水量很关键,应加大水量粗喷雾,将药物送到小麦基部易发病部位,以提高。戊唑醇杀菌剂可防治哪些病虫害 戊唑醇属三2113唑类杀菌剂,杀菌性能与三唑酮5261相似。由4102于内吸性强,用于处理种子,可杀灭附着在种1653子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体内向顶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用于叶面喷。可以杀灭茎叶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体内向上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杀菌机理主要是抑制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病菌引起的病害。生物活性比三唑酮、三唑醇高,表现为用药量低。但须注意,国内近有研究报道,若用量超过规定的限度,对小麦出苗会有影响,因而应严格按照产品标签或说明书推荐的用药量使用。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安全间隔期:黄瓜为3天、白菜为14天、苹果和梨为21天、水稻建议为15天。2、每季最多施用次数:果树施药不超过4次,水稻和黄瓜不超过3次、白菜不超过2次。3、用药时应穿戴防护衣物,禁止吸烟、饮食。4、本品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危险,远离水产养殖区施 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5、戊唑醇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等。不慎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如有误服,饮大量温水催吐、洗胃,并携带本标签立即就医。参考资料来源:-戊唑醇。戊唑醇嘧菌酯防治小麦哪些病? 嘧菌酯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几乎所有真菌钢,如霜霉病、白粉病、锈疯、颖枯病、稻瘟病、黑星病等均有良好防效。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可有效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等多种病害。向TA提问官方网站戊唑醇·多菌灵防什么病?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怎样? 戊唑醇·多菌灵可以防治小麦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赤霉病等病害,还可以防治水稻稻曲病、苹果树轮纹病、葡萄白腐病、花生叶斑病等病害。在小麦田适期使用戊唑醇·多菌灵防病,还能增强小麦叶片的光合能力,促进灌浆。戊唑醇·多菌灵是戊唑醇与多菌灵的复配制剂,戊唑醇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进而杀死病原菌;多菌灵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影响细胞分裂,导致病菌死亡。两种有效成分均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且优势互补,可大大提高对赤霉病病菌的控制效果,同时兼治小麦白粉病、纹枯病、锈病等病害,增效显著。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怎样?戊唑·多菌灵仍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流药剂之一,市面上有多个该配方的产品登记用于小麦防治赤霉病,如龙灯福连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含戊唑醇8%、多菌灵22%,登记用于小麦防治赤霉病,推荐每亩用制剂75-100毫升,在田间使用防治小麦赤霉病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因两种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内吸性,一般该药施用后能进入颖壳等麦穗组织内部,阻止赤霉菌的侵染。小麦赤霉病发病传播速度很快,防治时间窗口短,可防不可治,赤霉病一旦发病,治疗效果甚微。因此,。

#咪鲜胺#嘧菌酯#白粉病#农业#赤霉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