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武氏祠 武氏石阙铭武梁祠画像册 武氏墓群石刻的历史和文化艺术?

2021-04-09知识2

武氏汉画像发现于哪里 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宅山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的基本介绍 墓群石刻为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石刻建筑。又称武梁祠、武氏祠。在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北。现存双石阙、1对石狮、2通武氏碑和4组零散的祠堂画像石,雕刻精 美,刻技娴熟,系珍贵的历史资料。武氏墓相当于东汉桓、灵帝时期(147~189)。除石阙外,诸石祠于宋代以后倾圮。其中的“武梁祠”画像,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又录其部分榜文、图像于《隶释》和《隶续》,始以“武梁祠画像”名之。清乾隆年间,黄易等人掘出祠石,当时认为有 4座祠堂,即武梁祠和根据武梁祠位置定名的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经筹划保护,就地建屋,将画像石砌于壁间,外绕石垣,围双阙于内,题门额曰“武氏祠堂”。此后好事者陆续将零星汉画石增置祠内,并且拓墨流传,中外书刊广为著录,毕沅、瞿中溶、容庚等作了专门的考证和著录。1941年,美国学者费尉梅根据画像拓层对祠堂进行复原,但未能解决全部祠石的复原。1981年,中国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原石全面考察,重新对武氏祠进行配置复原,确证包括武梁祠、前石室、左石室 3 座祠堂,不存在后石室。

什么是画像石?什么是画像砖?它们主要表现了哪些题材内容? 画像石是艺术家们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用以作为建筑构件,构筑和装饰墓室、石阙等。西汉晚期画像石以山东沂水鲍宅山凤凰刻石、山东汶上“路公。

#武氏祠 武氏石阙铭武梁祠画像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