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梵文佛经 佛经里的梵文

2021-04-09知识1

佛经里\ 如是我闻安在每篇的前面,佛是大有深意的,实际上这是三藏十二部经的总标题,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如是我闻绝不是“我曾经听佛这样说”那么简单。明白了如是我闻,就明白了。

为什么佛经里有大量梵文音译? 以玄2113奘所译《心经》为例,全文共260字,5261其中梵音就有63字,为何4102不用意译?因为玄奘在翻1653译佛经时有“五不译、按梵音”的原则:一是“秘密故”,如经末的咒语。二是“多义故”,即避免产生歧义。三是“此无故”,本地语言中无对应的词语。四是“顺古故”,即按照过去已有的音译,如经中的“菩提萨埵”或“菩萨”等。五是“生善故”,例如音译“般若”表示尊重,如果意译为“智慧”就显得浅陋了。因为正确、真实、清静和普遍性的“般若”与不正确、虚妄、染污不净和非普遍性的“聪明才智”,即通常所说的“智慧”,是大不相同的。现在把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般若波罗密多”音义试释如下:“般若”。梵音prajn?汉音bo re,现在有些人误读成bo ruo。“波罗蜜多”。梵音paramita。简称“波罗密”。意思是“渡到彼岸”,所以又译为“度”。但为什么还要用音译呢?我认为“渡到彼岸”只是表面功德和现象,还应该具有“有成就”和“得圆满”等内在含义。

梵文佛经 Amit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31393566bha:即 阿弥陀梵名Amita^bha,音译阿弥多婆、阿弥亸皤,意译无量光。详细:【阿弥陀佛】梵名Amita-buddha,西藏名Dpag-tu-med,Dpag-yas。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Amita^yus,音译阿弥多廋,意译无量寿;梵名Amita^bha,音译阿弥多婆、阿弥亸皤,意译无量光。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他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阿隬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

#佛经里的因果#佛经里的回向语#佛经里的观音#佛经里的梵文#佛经里的名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