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生产资料所有制怎样变化? 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

2020-07-26知识8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当代 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这种占有关系反映了个体资本家同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和对立。2000年到2007年中,我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出厂价格相较上一年的变化方向一致的共有 正确答案:C相较上一年的变化方向一致,即要么出厂价格指数同时大于100。要么同时小于100,观察表格可知,2001年和2002年我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相较上一年均出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第一次,土地改革,地主所有变为农民个人所有制;第二次,三大改造,变为集体所有制;第三次,人民公社化运动,全民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社会。关于 D本题属逆向类选择题,考查再认、再现“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历史概念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故A、B、C三项是正确的。而从1949年到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有什么不同? 1、生产要素包含了生产资料。2、生产要素是抽象的概念,生产资料是具体的产品。3、生产资料顾名思义就是在同生产活动中需要的物质范畴,而要素相当于生产活动的分类,形式上的定义,几种基本条件。4、马克思关于生产要素的基本观点,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产品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指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一般而言,生产要素至少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所以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是因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它们始终是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当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的情况,它们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它们要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就必须结合起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人类生产的一般条件,没有它们的结合,就没有社会生产劳动。但由于生产条件及其结合方式的差异,使社会区分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会有新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生产要素的结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等要素将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发挥各自的重大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指数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生产资料相关的价格指数主要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又叫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一般1个月发布一次。农业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定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分为小农具、饲料、幼禽家畜、半机械化农具、化学肥料、农药及农药械、农用用油等八大类。1994年以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仅仅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一个类别,此后,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中分离出来,单独编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是指工商企业、供销合作社和其它单位及个人向农民出售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也是农业生产资料在流通领域中最后一个环节的价格。作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编制目的是了解农业生产中物质资料投入价格的变动状况,服务于国民经济核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通过它可以掌握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情况,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市场流通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从商品零售价格。生产资料所有制怎样变化? 变革:1、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土地改革,把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了农民土地所有制。2、从1953年开始,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农业互助合作社等,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了集体所有制。(之后的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一直都是集体所有。作用: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生产资料所有制#三农#农业#农民#生产价格指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