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核反应堆中燃料棒与控制棒的构成? 核发电机组的控制棒

2020-07-27知识6

诺贝利核电站事件是怎么回事呀?求教 关于事故的起因,有两个理论说明.第一个是在1986年8月公布的事故原因只归于核电站操作员操作不当。第二个则是发布于1991年,认为事故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的设计。为什么福岛核电站在地震后及时插入了控制棒但还是造成了堆芯熔融? 这个问题问的好,福岛核事故不同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地震时,控制棒已经插入了堆芯,实现了反应堆停堆。目前核电站安全仪控系统设置有多种保护,其中地震来临时依据加速度探测器转化成的电信号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地震的震级,超过设定的阈值,就会自动触发反应堆保护系统,控制棒自动插入堆芯,实现安全停堆,在汶川地震时,我国西南某军用反应堆就实现了安全停堆。停堆后需要将堆芯中仍然有大量热量,需要及时导出,如果无法导出,就会发生福岛那样的事故。停堆后的热量来自哪里?核反应堆停堆后热量有四分部来源:缓发中子引发裂变放出的能量核裂变过程中,大多数中子(99%以上)是在裂变瞬间(10-14E秒)发出,剩下这一部分中子是在裂变后几秒到几十秒的过程中发出,停堆以后依然有缓发中子放出,继续引发核裂变,放出热量。裂变碎片的衰变放出的热量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生成的裂变碎片自发衰变会放出热量。中子俘获产物的衰变放热经过中子照射后使得一些物质活化具有了放射性,这些物质衰变同样会放出热量。结构材料热容反应堆的燃料是二氧化铀陶瓷,导热性能差,储存的热量带停堆后缓慢释放,此外一些结构材料本身也会储存一定热量,需要停堆后及时进行冷却堆芯,带走。压水堆核电站和沸水堆核电站的具体区别? 沸水堆与压水堆共同点沸水堆和压水堆都是属于轻水堆,两者都使用低浓铀燃料,采用轻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沸水堆系统比压水堆简单,特别是省去了蒸汽发生器;燃料都是以组件的形式在堆芯排布,组件由栅格排布的燃料栅元组成,燃料栅元由燃料芯块、包壳构成;燃料放置于压力容器当中,外面有安全壳,具备包壳、压力边界、安全壳三重防泄露屏障;沸水堆和压水堆的发电部分功能也都一样。沸水堆与压水堆的主要区别沸水堆采用一个回路,压水堆有两个回路;沸水堆由于堆芯顶部要安装汽水分离器等设备,故控制棒需从堆芯底部向上插入,控制棒为十字形控制棒,压水堆为棒束型控制棒,从堆芯顶部进入堆芯;沸水堆具有较低的运行压力(约为70个大气压),冷却水在堆内以汽液形式存在,压水堆一回路压力通常达150个大气压,冷却水不产生沸腾。压水堆相对沸水堆的优势沸水堆控制棒从堆芯底部引入,因此发生“在某些事故时控制棒应插入堆芯而因机构故障未能插入”的可能性比压水堆大,即在停堆过程中一旦丧失动力,就会停在中间某处,最终可能导致临界事故发生;而压水堆的控制棒组件安装在堆芯上部,如果出现机械或者电气故障,控制棒可以依靠重力落下,一插到底,阻断链式。核电站的原理就是烧水吗? 完全外行,简单了解了一下核电的发电原理,就是用核能烧开水,然后再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这是真的么?抱…核电站的燃料棒为什么一直要泡在水里,连用完了成了乏燃料棒了都还要不断冷却?不是插入石墨棒就停堆了吗 反应堆的核燃料用完后变成乏燃料,不是里面没有裂变材料,而是里面的裂变材料比较少,不足以维持电站运行了,所以乏燃料取出后,里面的裂变元素有些半衰期很长的需要很多年以后才能消耗得差不多,一般乏燃料处理都是深埋几十年至上百年。扩展资料:压水堆特点压水反应堆利用轻水(普通水H2O)作为冷却剂和中子慢化剂。其冷却系统由两个循环回路组成。一回路连接着堆芯和二回路中的蒸汽发生器,回路内压强保持在150个大气压左右,在此压强下可将冷却水加热至约343℃而不沸腾。冷却水在二回路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中将压强约为70个大气压左右的二回路水加热至沸腾(温度约260℃),形成的水蒸气(过滤掉混杂的液态水后)再通过二回路送至汽轮机,推动涡轮发动机运转。在传热管中释放了热能的一回路水以290℃左右的温度回流至堆芯,完成一回路循环。从汽轮机流出的二回路水经冷凝器凝结为液态水后,回流至蒸汽发生器,完成二回路循环。反应堆堆芯位于压力壳内,由排列为方形的燃料组件组成。燃料一般是富集程度在2%~4.4%的烧结二氧化铀。和沸水反应堆相比,压水堆堆芯体积更小,堆芯的功率密度较大(大型压水堆的堆芯功率密度可达100千瓦/升),压水堆的发电效率约为33。核电站的工作原理以及安全控制措施 中子打入铀-235的原于核以后,原子核就变得不稳定,会分裂成两个较小质量的新原子核,这是核的裂变反应,放出的能量叫裂变能;产生巨大能量的同时,还会放出2~3个中子和其它射线。这些中子再打入别的铀-235核,引起新的核裂变,新的裂变又产生新的中子和裂变能,如此不断持续下去,就形成了链式反应 利用原子核反应原理建造的反应堆需将裂变时释放出的中子减速后,再引起新的核裂变,由于中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热运动达到平衡状态,这种中子被称为热中子。堆内主要由热中子引起裂变的反应堆叫做热中子反应堆(简称热堆)。热中子反应堆,它是用慢化剂把快中子速度降低,使之成为热中子(或称慢中子),再利用热中子来进行链式反应的一种装置。由于热中子更容易引起铀-235等裂变,这样,用少量裂变物质就可获得链式裂变反应。慢化剂是一些含轻元素而又吸收中子少的物质,如重水、铍、石墨、水等。热中子堆一般都是把燃料元件有规则地排列在慢化剂中,组成堆芯。链式反应就是在堆芯中进行的。反应堆必须用冷却剂把裂变能带出堆芯。冷却剂也是吸收中子很少的物质。热中子堆最常用的冷却剂是轻水(普通水)、重水、二氧化碳和氦气。核电站的内部它通常由一回路系统和二回路。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113核电站工作原理:核电站(nuclear power plant)是利用核裂变5261(Nuclear Fission)或核聚变(Nuclear Fusion)反应所释放的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4102电厂。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核裂变反1653应而发电。核电站一般分为两部分:利用原子核裂变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和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属:铀、钚。如果除去核反应堆,核电站和火电站除了生成蒸汽的热源不同外,差异很少。一般的热电厂都有燃料供应来产生热,比如说天然气、煤或石油。对于核电厂来说,它需要的热来自于核反应堆中的核裂变。当一个相当大的可裂变原子核(一般为铀-235或钚-239)被一个中子轰击时,它便分裂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同时释放出能量和中子,这个过程就叫做核裂变。原子核释放出的中子会继续轰击其它原子核。当这个链式反应被控制的时候,它释放出的能量便可用来烧水,产生出的水蒸气会驱动涡轮机,从而产生电能。需要记住的是,核爆炸中发生的是“不受控制的”链式反应,而核反应堆中的裂变速度无法达到核爆炸所需要的速度,这是因为商业用核燃料的浓度还不够高。链式反应被一些能够吸收或减慢。

#核裂变#原子核#压水堆#控制棒#原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