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哪一年? 拨改贷国营企业

2020-07-27知识11

国有企业改资国家有什么新的政策 共1 匿名用户 2013-11-10 国企改制的方向不容扭转* 作者:~无记忆 ㄋ 1、何谓国企改制?国企改制,从产权关系讲,就是将国有独资企业改成市场化的股权多元化企业,。80年代推行拨改贷利改税是什么意思 “拨改贷”即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为贷款的简称,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1979年“拨改贷”首先在北京、上海、广东三个省市及纺织、轻工、旅游等行业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1980年国家又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为贷款的范围,规定凡是实行独立核算、有还贷能力的建设项目,都要进行“拨改贷”改革。经过总结后,1985年1月起,“拨改贷”在全国各行业全面推行。“拨改贷”就是原来实行的列入国家算由国家直接无偿拨款的基本建设投资,除无偿还能力的项目外,改为由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解决。实行“拨改贷”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家预算无偿拨款,缺乏经济效益,为加强建设单位的经济责任制,提高投资收益,国家推行了“拨改贷”。“拨改贷”全面推行后,国家对行政事业部位等非营业性的无偿还能力的建设项目仍实行无偿投资,这样,国家预算内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分成预算内拨款投资和预算内“拨改贷”投资两部分,两种资金在建设银行分列账户,分别管理,分别核算。实行“拨改贷”后,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加重了企业负担,企业面临生产资金不足的困难。利改税是中国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核心内容是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哪一年? 1978年至今从未间断过。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历史形成的负债,也有因预算约束软化、经营绩效不佳形成的负债。对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要做历史的分析。。中国国企改革经历了哪些过程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一、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有什么规定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有规定:国有企业负债严重,当然首先是因为体制方面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政府干预这种三位一体的国有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这个整体对社会欠下的\"坏帐\"总会以各种形式发生(财政补贴、三角债、工资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债券、通货膨胀,等等,我们这里暂不详细分析)。但以银行坏债这种特殊形式发生,其中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逐渐地将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责任,转移到了银行。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拨改贷\"开始,政府几乎不再对国有企业投入资本金,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当然要有政府批准),无论是固定资本还是流动资本,都是如此。所谓\"国有企业\",很多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2.当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政府也几乎不再给企业以财政补贴,而是由国有银行对其债务进行延期或追加新债。发生亏损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经营不善,也可以是社会负担(如国家抽走了各种本应留下的劳保基金等等),也可以是上级决策失误(有些企业根本就不该建),但只要发生了亏损,以前由财政出钱补贴的办法改成了银行追加贷款的办法,这是造成银行坏债增加的一个基本的直接原因。国有企业改制方式为关门走人,政府和企业没有对债务进行处理,怎么办 根据你的债权,起诉关门人。谁决定关门的谁有责任中国的国有企业改制是怎么一回事? 国企改革一直是个艰难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也提出了众多的方案,如当初的拨改贷、利改税,到后来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以及抓大放小,实施MBO等。但对于如何改,观念上存在较大分歧,如2004年沸沸扬扬的郎顾之争。在这个过程中,一条重要依据就是中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这句话当然没有错,但在操作时却把国企改革混同于中国企业改革。因而在选择国企改革方案时,都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模板生搬硬套。国企改革一直是个艰难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也提出了众多的方案,如当初的拨改贷、利改税,到后来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以及抓大放小,实施MBO等。但对于如何改,观念上存在较大分歧,如2004年沸沸扬扬的郎顾之争。在这个过程中,一条重要依据就是中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这句话当然没有错,但在操作时却把国企改革混同于中国企业改革。因而在选择国企改革方案时,都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模板生搬硬套。而作为中国特殊环境下的国有企业,其改革主题词主要包括三方面:一、国企改革补现代企业制度缺失之误。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国的国有企业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其改制的最终蓝本将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特殊模板。二、国企。什么是国有企业产权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制是怎么一回事? 国企改革一直是个艰难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也提出了众多的方案,如当初的拨改贷、利改税,到后来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以及抓大放小,实施MBO等。但对于如何改,观念上。

#宏观经济#上海国企改革#国内宏观#投资#国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