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阳江边的“火焰蓝”,吃在野外、住在堤坝

2020-07-27新闻6

7月以来,受上游强降雨影响,水阳江水位告急,固城湖水位告急,石臼湖水位告急,南京市高淳区防汛形势严峻。7月14日,根据总队防汛调度命令,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100余名队员组成突击队,火速驰援高淳。7月16日,国家水域救援南京大队35名队员增援高淳,携手防汛救灾。

驻防野外 他们与大堤共命运

水阳江砖墙段相国圩地势低洼,连日降雨严重危及到这里的居民,情况危急。南京支队前置指挥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体防汛抗洪人员坚守在防汛一线,充分克服连续降雨带来的恶劣天气影响,吃在野外、住在帐篷、休息在堤坝,时刻保护着堤坝的安全,为砖墙镇防汛抢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用坚守为“火焰蓝”增色。

图为总队陈立新副总队长,支队何凯副支队长、仇文飞副支队长赴水阳江砖墙段一线查看宿营驻防情况。

仇文飞副支队长在汛情最紧张的时段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吃住在水阳江边的大堤上,汛期紧张时每天只休息3个小时。图为仇文飞副支队长雨中为大家分发餐食。

图为来不及休整的防汛一线指战员在大雨中风餐露宿。

图为雨中搭建宿营帐篷,晚上就在堤坝上睡了!

队伍中有不少部队退役的战士,野外生存经验丰富。图为驻勤点组织队员挖排水沟,整修帐篷营地。

自7月16日以来,全体防汛队员吃住在水阳江边。图为趁着天气转好,一线队员整理打扫宿营帐篷卫生,做好防疫工作。

火速驰援 他们彰显“国家队”实力

7月20日上午10时32分,安徽省当涂县石桥镇南圩发生决堤,国家水域救援南京大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出动6艇22人对破圩处进行排查搜救,劝返劝退擅自入圩群众,帮助群众搬运转移物品,锚固圩内养殖户舟船,用行动践行着消防救援队伍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图为国家水域救援南京大队在目标水域排查,确保无人员被困。

图为国家水域救援南京大队在目标水域排查,确保无人员被困。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图为国家水域救援南京大队救助洪水中的家禽。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图为国家水域救援南京大队救助洪水中的家畜。

纪律严明 他们同群众心连心

支队防汛一线的队伍纪律严明,不扰民。当时正值汛期,雨水不断,支队救援人员长期捂在雨衣中,很多人为此患了湿疹,加上雨大风大,不少帐篷都浸泡在雨水中,生活条件异常艰辛。附近的居民见救援人员生活条件艰苦,便纷纷热情地邀请他们到家里居住,但支队救援人员却坚持不进民房,不给群众添麻烦。

支队救援帐篷高高的矗立在大堤上,坚决不征用民房,不扰民,不给群众添麻烦。图为大堤上的消防救援帐篷。

支队帐篷前整齐摆放着的宿营帐篷和救援装具,成为大堤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水阳江砖墙段大堤上,支队驻勤指战员设立了“便民服务点”,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常用药物和医疗服务,每天傍晚群众都自发排起长队,接受义诊的老人不时露出喜悦的笑声,为这支边抗洪、边助民的“火焰蓝”队伍竖起大拇指。

支队在水阳江边设立“便民服务点”,为群众免费提供常用药物和医疗服务。图为“便民服务点”前排队的人群。

图为正在测量血压的当地居民,脸上堆满了笑容。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子

图为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何凯。

【防汛灭火两不误的何凯】进入汛期以来,何凯副支队长带领支队防汛救援队伍先后转战长江大堤、八卦洲、水阳江流域等地,一线指挥处置了“7.14”八卦洲管涌险情,在防汛战线上连续奋战超过24小时,救援结束后的他为此患上了重感冒,医生叮嘱他要卧床休息,但防汛队伍开拔高淳水阳江后,他又主动请战,继续在一线指挥防汛工作。7月18日,南京市金桐石化烷基苯装置发生火灾,何凯副支队长第一时间赶往处置,确保了防汛与灭火两不误。在高淳防汛期间,他与指挥部其他同志交流时说道:“我们作为人民的队伍,要主动亲近人民、帮助人民,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有一种希望叫‘火焰蓝’!”

图为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仇文飞。

【初心不改的消防“老兵”仇文飞】7月15日队伍开拔高淳水阳江起,仇文飞同志便不顾暴雨滂沱,从队伍集结到誓师动员,从后勤保障到巡堤排险,31年消防生涯的他始终顶在一线、靠前指挥,与防汛指战员战风雨、共抗洪。在汛情最紧张的一周里,他始终同一线指战员吃在野外、住在帐篷、休息在堤坝,坚守在防汛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激励和感召着大家始终昂扬斗志、克服困难、继续作战,事无巨细关心关爱着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担当。

图为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处副处长、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新训大队大队长朱旭红。

【拼命三郎朱旭红】7月14日接到防汛任务以来,朱旭红每天最晚一个睡,最早一个起,常常是交代好明天工作计划后,已是深夜,饭和帐篷先留给队员们,自己就在椅子上将就一晚。成立党员突击队,由自己担任突击队队长,每次排险都冲在第一个,激励和感召着每名队员争当防汛先锋。在一次为附近受灾群众固堤排涝的行动中,因地势低洼,眼前的水刚排走,不远处的水又汇聚了过来。但朱旭红和他的队员们没有放弃,坚守了2天,保住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肯定和感谢。

图为国家水域救援南京大队副站长张奔。

【水中蛟龙张奔】张奔,国家水域救援南京大队干部,南京市栖霞区仙林消防救援站副站长。7月14日21时许,正休假在家探望病危外婆的张奔,得知南京市八卦洲管涌险情后主动请战,从盐城老家赶赴救灾现场,担任潜水任务的他在水下连续作业近6个小时,铺设水工布、填充沙袋对管涌点进行封堵,成功处置险情。7月20日12时许,安徽省当涂县胜利圩破圩,前置指挥部命令迅速赴圩区开展排查搜救。时间就是生命,汛情就是命令。张奔和队员们不放过每一处房屋、不漏掉每一个声音,仔细排查,确保全员安全转移。当晚,接到前置指挥部命令,胜利圩安徽段有1名安徽老人和1名驾驶员被困,张奔放下刚吃了两口的盒饭,再次向水而行,经过近1个小时的紧张营救,2名被困群众被安全疏散转移。救援结束后,被困群众家属主动发来感谢短信,“感谢江苏消防,不顾疲劳,不畏艰险,及时救出了被洪水围困在圩堤近十二小时的安徽老人。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

图为南京支队宣传中心杜超、周静。

【杜超工作室】强降雨突袭南京高淳,在防汛一线的消防救援队伍里,除了英勇的指战员们,还有一支闪亮的队伍,不扛沙包、不拿铁锹、不直接排水除涝,却用摄像机和照相机扛起另一份正义和坚守,大家伙还给他们取了个响亮的名字——“杜超工作室”。杜超与周静在别人工作时,他们要跟拍队伍;别人休息时,他们要整理视频照片,精心捕捉防汛抢险点滴瞬间。周静作为工作室、队伍里唯一的“女汉子”,在十多天的紧张防汛中,风里来雨里去,衣服经常湿漉漉的,长时间穿雨靴的双脚磨出了血泡。他们用自己的辛劳付出,换回指战员战胜洪灾的决心和信心。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大爱,在他们的坚持与付出中,用镜头将画面定格。

图为南京支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徐波。

圩破堤决,接到有安徽老人还未脱险的命令后,我没有一刻犹豫,带领“党员突击队”迅速出发,历时近1个小时的紧张营救,成功营救了被困人员。

图为南京支队方家营站副站长张新华。

作为组训干部,我必须带头贯彻落实好临时党支部的各项指示,协助抓好队伍管理,坚决打赢防汛攻坚战。

图为南京支队侯家桥站副站长金岩。

跟随义诊队排查到有受灾群众,目睹家中的积水,我主动带队开展排涝,坚守2天,灾情控制住了。

图为南京支队搜救犬站班长孙义龙。

5年的党龄,提升了我的觉悟,巡堤时发现大坝渗水,我和队员、群众立即赶赴处置,渗水情况控制住了。

图为国家水域救援南京大队班长曹向辉。

熬着红肿的眼,全身起红点的背,但我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始终做到站排头、当标兵,汛期冲锋在前。

图为南京支队龙潭站班长巴彦孟和。

“我是党员,我是班长”,我常挂在嘴边的话,正鼓励着第五组队员与我协力作战。

图为南京支队新训政府专职消防员冯良如。

看着背后党旗飘扬,铲下一锹锹铁铲,扛起一袋袋麻包,雨水混着汗水,心中那句水不退、人不撤的誓言更加坚定。

图为南京支队战勤和保障大队副站长李志明。

跟随组织走南闯北,多次保障地震救援、防汛抗洪等重大任务,我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图为南京支队后勤装备处助理员刘超。

作为一名党员,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衣食住行,战友请放心。

图为南京支队新训政府专职消防员张冲。

背起我的卫生员背囊,踩着泥泞的路去义诊,十几年的从医经历,却是第一次与群众贴的这么近。

图为南京支队龙潭站预提站长杨长美。

跟随队伍慰问抗美援朝老兵遗孀、打扫敬老院卫生、为老乡家里喷洒消毒剂,走到哪里爱心就传递到哪里。

图为南京支队岱山站副班长史裕为。

这次任务前,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解放军到消防队,戎装变蓝装,但百姓对我们的认可,让我深深感到“人民的队伍人民爱”,愈发坚定了我在这支队伍中好好干的决心。

...

像这样

奋战在防汛一线的南京消防人还有很多

他们是普通的消防救援人员

庄严国徽下

火焰蓝制服里包裹着的

是一颗颗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忠诚的心

#洪灾#扰民事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