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上海建筑样式 上海的建筑风格??具体论述?

2021-04-10知识2

上海城市建筑特色 南自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畔,约1500多米长的外滩建筑群荟萃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多种建筑样式,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近现代派等等。同时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多数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折衷主义是在一座建筑中,把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词汇并列在一起。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外滩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纪初,受到该风格的强烈影响,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在浦西形成了一条气势非凡的天际线。因此,国务院于1966年11月20日将整个外滩建筑群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滩特色建筑群保存至今的共有23幢房屋。从上海开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19世纪中下叶(1843~1895年)为第一阶段。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商怡和洋行率先在外滩北京路口租地,越二年建居住和办公合一的2层楼建筑。到道光二十九年从洋泾浜到北京路,外滩已有11家洋行建了类似的建筑,这些砖木结构楼房多为英国乡村建筑样式,或者是带有宽大内长廊式阳台的东印度式建筑(券廊式)。在19世纪60~80年代陆续翻建,出现一批仿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到19世纪末,外滩的建筑已鳞次栉比。这一时期建筑,尚存的只有33号原英国领事馆。19世纪末20。

上海有哪些苏联样式的建筑? 上海展览中心

上海道教建筑的代表风格是什么? 道教建筑,又称2113宫观建筑,所以道教建5261筑文化,实际上也是4102宫观建筑文化。(一)道教建筑样1653式,为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体系,其组合原理与建筑样式,与宫殿、佛寺,宅第大体相同。不过道教多楼阁,如望仙楼、聚仙楼、万仙楼、梳妆楼;如灵宫殿、三清殿、玉皇殿、三官阁、三茅阁、文昌阁、真武阁、斗姆阁等。并常用戏台“酬神演戏”,戏台又往往与山门结合,上为戏台,下为山门。(二)道教建筑的布局曾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靖”(道教信徒所居之处)和“治”(道教修炼和朝礼之处)的布局;以“天尊殿”为中心的建筑布局;以“三清殿”为中心的布局。但它们共同特点非常清楚,这就是南北中轴线上设正殿建筑,东西两侧设配殿建筑及其他附属设施。(三)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1.与神仙信仰密切相关,最突出的是以其所信奉的神仙的神位来确定宫观殿宇的规格、大小和装饰。2.与传统哲学观念密切相关,最主要表现在布局、体量、结构等方面,与传统的阴阳五行和八卦及天人感应等哲学观念紧密联系。3.与其宗教教义密切相关,道教建筑布局,可以聚四方之气,迎四方之神,也有利于区分长幼尊卑。4.与民俗密切相关。建有客堂、食堂。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建筑历史#上海建筑手工#上海建筑模型#上海建筑师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