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赫克歇尔-俄林原理分析 急需这个题答案:比较和分析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2021-04-23知识2

急需这个题答案:比较和分析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一 绝对优势2113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5261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该理4102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1653、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提出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书中分析了国际分工的绝对成本状况,提出了依照绝对成本进行分工的学说,奠定了自由贸易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分析了分工的利益,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是: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

HO理论和HOS理论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一)概述比较优势一词进入到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并成为最重要的理论概念首先应该归功于李嘉图(D.Ricardo).李嘉图模型是对斯密(A.Smith)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的重要扩充.其核心思想是,在各国之间其它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国家间技术水平相对差异而产生的各国生产同一商品的比较成本的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原因,并且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模式;按照这种贸易模式进行的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促进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改善,并为各贸易国带来国内福利水平的增进.李嘉图之后,詹姆斯&8226;穆勒(J.Mill)、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埃奇沃思(F.Y.Edgeworth)等人都对这一模型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条件问题和一些比较静态分析上,对比较优势成因的解释并没有超出李嘉图所说的技术水平的相对差异.进入20世纪,情形有了变化.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研究表明,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差异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在此前后7哈伯勒(G.Haberler)引入了生产可能性边界,并且用机会成本重新解释了比较成本的涵义,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彻底脱离了关系.加上这一时期勒拉。

O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 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要素合作型FDI是该理论的扩展,其。

#赫克歇尔-俄林原理分析#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