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二氯乙烷的注意事项 二氯乙烷泄露

2021-04-23知识1

1,2-二氯乙烷的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氯乙烷对人体的危害 二氯乙烷的两种异构体常2113以不同的比例共存。5261对称体属高毒类,用4102途广,接触机会多。不对1653称体属微毒类,所以造成对人体影响和中毒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吸入对称体所致。皮肤吸收少见。单独由不对称体引起的中毒,尚未见报道。多数是对眼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吸入者还可以引起肺水肿。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刺激胃肠及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肤接触者尚可引起皮炎。当人接触浓度为1OOmg/m3时,可有乏力、头痛、失眠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接触30Omg/m3时可发生轻度中毒。口服15~20ml可以致死。尸检可见主要病变在肝、肾和肾上腺,肝脏缩小,广泛坏死;肾小管坏死;肾上腺灶性退行性变及坏死。致病原因:1、工业上常见于橡胶、树脂、油漆及合成纤维,氯乙烯等生产中,因疏于防护或意外泄漏,使高浓度1,2—二氯乙烷蒸汽被大量吸入,导致急性中毒,一般人在0.3~0.6g/m3空气浓度下2~3h即可发生中毒,浓度达16.8 g/m3时则危及生命。2、农村用作谷物或粮仓的熏蒸剂和土壤消毒剂。粮仓熏蒸后如无防护而过早入仓,可引起急民生吸入性中毒。因药液大面积沾染或浸泡皮肤后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偶也见报道。3、误服该药液引起的急性中毒极少见。人的。

二氯乙烷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的条件:防护服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13自燃温度(℃):458℃引燃温度(℃):413℃爆炸下限(V%):5.6爆炸上限(V%):16.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腐蚀塑料和橡胶。易燃性(红色):3 反应活性(黄色):0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雾状水。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10mg/m3 美国TWA:OSHA 100ppm,405mg/m3;ACGIH 200ppm,810mg/m3 美国STEL:ACGIH 250ppm,1010mg/m3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属微毒类 LD50:725mg/kg(大鼠经口)LC50:健康危害:具麻醉作用。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吸入一定的浓度可致肾损害,反复吸入可造成。

#二氯乙烷主要用途#二氯乙烷性质#二氯乙烷制乙炔的方程#二氯乙烷要备案吗#二氯乙烷的同分异构体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