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傅山霜红龛集 太原崛围山上有一个名人的遗迹,这个人在金庸的书里出现过,他是谁?

2021-04-23知识3

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卷的作者介绍 傅山(1607—1684年),字青主、侨山、公它等,名号甚多,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等,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明亡后隐居不仕,以行医为生。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博学鸿词科,强征至京,以死拒,放归。能绘画,精医学。书法篆、隶、真、行、草无所不精,以草书最富特色,笔力雄奇恣肆,追求生拙真率的艺术境界,是清初书坛大家。有《霜红龛集》行世。《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八有传。傅山 自幼颖悟,喜任侠,赋性刚直不阿。崇祯年间曾以一介布衣,发动诸生数十人上书为山西提学袁氏讼冤,勇挫阉宦权奸,后得以昭雪而名震朝野。明亡后,又与顾炎武等人秘密从事反清活动,并曾被捕。在狱中“抗词不屈,绝食数日,几死”。(全祖望《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乾隆年间,朝廷开设博学鸿词科,傅山时已七十二岁,地方官逼其进京应试,他称病不去,官吏竟然命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门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试,特封“中书舍人”放还,他既不谢恩,亦不接受,出京时,送行者途为之塞,其性情志节可见一斑。傅山通晓经史、诸子、释老之学,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长于书画,精鉴赏,并开清代金石学之源。同时他又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学家,在文学艺术上他更是。

为什么他被称为“清初第一写家” 傅山,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一些武侠小说里,傅山被描写为武侠高手。他是著名的道家学者,哲学、医学、内丹、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清史稿》卷五百一有传。希望能帮助到你

霜红龛集的简介 陈监先先生精通古代版本目录学及山西乡邦文献,从年轻时,即发愿校勘《霜红龛集》。他以丁宝铨刻本为底本,参校傅山挚友戴廷栻所刻《晋四人诗》,乾隆十二年张耀先刻《霜红龛集》,咸丰年间寿阳刘飞刻《霜红龛集》,清末年平遥王晋荣刻《霜红龛集》,以及傅山的其它遗著和相关史料,逐字逐句,予以校勘。其《凡例》说:“本书校勘,依各种刊本先后顺序,列出异同,各本面目,优劣毕见。版本校勘源流发展,亦一目了然。引述前人校说,多指明是非,间亦略加疏证。偶有一得,均冠以‘监先案’三字。故而先生在其序言《〈霜红龛集〉版本源流考》中不无自负地说:“这样,《霜红龛集》的诗文,基本上恢复了本来面貌,为研究傅山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真实可据、更加丰富的资料,使用价值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道出了陈先生校补《霜红龛集》的初衷及价值所在。事实上,校补工作倾注了先生数十年的心血。先生的校补序言作于1946年,可知校补内容在那时应已初具规模,一直到1990年先生去世前,这40多年一直处于修改完善阶段。从先生的校补原稿看,本为墨笔恭楷抄写,然后又间杂钢笔、圆珠笔甚至铅笔补写的内容,有的字颤笔不已、模糊不清,乃是先生暮年偏瘫之后所补,其心可感。

#傅山霜红龛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