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永乐祥寺 天心永乐禅寺的历史典故

2021-04-23知识1

天心永乐禅寺的近况 1、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莅临天心永乐禅寺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1990年毕业于佛学院的泽道法师等僧人入住本寺,并得到了原省佛教协会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妙湛大和尚、台湾传孝大师、开证上人等高僧大德的鼎力加持,为这座无可替代地肩负武夷山宗教旅游文化发展重任与一身的千年古刹的重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90年底,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光临本寺,并为禅寺题额。随后有荷兰女王亚特丽克丝、泰国议长米猜.雷初攀等海外名流,国家领导人杨尚昆、李瑞环、李鹏等相继莅临,为本寺留下弥足珍贵的墨宝。2、与文化传媒界人士广结善缘2009年,资深文化传媒人、书法家张燕生等人应邀来到天心永乐禅寺,与天心永乐禅寺的住持泽道法师品茶论道,其间品饮大红袍时,对“茶禅一味”大红袍的无与伦比的神妙茶韵赞誉有加,应泽道大师之邀,张燕生写下了“禅茶赋”及“藏经楼”、“瑞应宝塔”等匾额作为自己对这座闻名天下的古刹禅院的虔诚礼拜,而泽道大师也回赠了“心即是佛”、“话说大红袍”等墨宝,两位大师的心有灵犀,为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更增添了一缕佛韵茶香,令其神韵和佛境清扬而致远。

天心永乐禅寺怎么样 每次去武夷山都要来这拜拜 烧香求签 老师傅都特别和蔼亲切 现在边上在造新的 不过我还是喜欢老的小庙

天心永乐禅寺的发展历史 【1385年】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在赶考路上中暑,被天心寺僧以茶入药治疗,得救后中状元。为报佛恩,状元以红袍披茶树。始有“大红袍”之名。【1419年】明永乐十七年,明成祖敕封天心永乐禅寺,封天心寺茶为“大红袍”。“大红袍”遂为万茶之尊,名扬天下。【1526年】明嘉靖五年,徐柳写《天心禅茶疏》,“天心禅茶”之名首见经传。【1646年】清顺治三年,天心茶僧研制出乌龙茶制作工艺,经久耐泡的乌龙茶为工夫茶提供有「米」之炊。大红袍」被称为乌龙茶之祖、工夫茶之源,并渐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1685年】清康熙二十五年,天心茶僧释超全写《武夷茶歌》,是最早记载乌龙茶制作工艺的文献。【1855年】清咸丰五年,天心方丈赠予台湾学子林凤池三十六棵茶苗。在台被广泛引种,成为名茶“冻顶乌龙”。【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天心僧人完成“大红袍”摩崖石刻。【1951年】“土改”把天心永乐禅寺庙产九龙窠“大红袍”茶园划归农场管理。【2006年】“大红袍”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在首届武夷山国际禅茶(大红袍)文化节上,举行“大红袍祖庭”揭碑仪式。【2008年】在第二届中国(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上,举行茶祖殿开光法会及。

#永乐英雄电影#永乐王朝电视剧#永乐大帝朱棣电视剧41#永乐老师视频#永乐轩民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