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药剂拌种可以防治哪些小麦病虫害? 玉米全蚀病药剂拌种药量

2020-07-27知识16

当前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防治用什么药剂好, 叶片细小;用20%粉锈宁乳油或10%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防治措施(1)及时翻耕灭茬。穗部发病。3,甚至全株枯死,几种药剂混合使用。(2)抽穗后用20%粉锈宁乳油80。防治小麦全蚀病怎么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用全蚀净(硅噻菌胺)按种子重量0.2%(1:500)拌种,或用3%敌萎丹种衣剂按1:(200~300)包衣或用2.5%适乐时种衣剂按1:300~500包衣种子有较好防效。用20%三唑酮乳油50。防治小麦全蚀病有何方法? C?种子处理用0.1%硫菌灵液浸种10分钟;用三唑酮或三 唑醇按种子重量的0.025%~0.03%(有效成分)拌种;或用2%戊唑醇或25%丙环唑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2.5%咯菌 腈种。玉米全蚀病在田间是怎么发生及传播的? 你好,我是晴格格,玉米全蚀病对玉米健康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就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玉米全蚀病是玉米土传病害,玉米在苗期染病时症状不明显,抽穗灌浆期地上部开始出现症状,初叶尖、叶缘变黄,逐渐向叶基和中脉扩展,后叶片自下而上变为黄褐色。严重时玉米的茎杆松软,根部呈褐色腐烂,须根和根毛明显减少,容易折断倒伏。7-8月土壤湿度大的时候,玉米的根部容易腐烂,病株早衰,影响灌浆,导致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玉米生产。病苗属子囊菌,存活于土壤病残体内,可以在土壤里存活3年。玉米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只能在寄居在染病根茬组织内,在土壤里越冬。染病根茬上的病菌在土壤里至少可以存活3年,染病根茬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从苗期种子根部侵入,染后病菌向次生根蔓延,致根皮变色坏死或者腐烂,为害整个玉米的生育期。玉米全蚀病菌在根部的活动受土壤湿度影响,5-6月份玉米全蚀病菌扩展不快,7-8月份气温升高雨量增加,病情迅速扩展。沙壤土发病重于壤土,洼地重于平地,平地重于坡地。施用有机肥多的发病轻。7-9月高温多雨发病重。玉米品种间感病程度差异明显。玉米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菌玉米变种引起的。玉米变种和小麦、水稻变种相比生长快,喜高温,耐酸性。种子伴药怎么做,用多少? 在农业生产中,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水稻等作物种子需喷洒药物进行包衣处理,一般做法是将种衣剂通过直接撒在种子上搅拌以进行包衣处理,使种衣剂均匀展着在种子上,从而使种子具有防病虫,促进发芽、生长的作用。但这种方式搅拌效率较低,搅拌均匀度较低,种子处理剂作为一种高效的作物保护手段,以其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环保压力小、社会效益大等特点,积极推动我国农药减量增效、农业绿色发展工作的开展。近年来,种子处理剂产品登记数量越来越多,毒性级别较高的农药品种基本退出舞台。丙硫菌唑等新品种的加入为种子处理剂注入更多活力,种子处理剂未来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种子处理剂领域。蔬菜种子处理药剂很多,可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不同处理方法,选用相应药剂,采取不同处理措施。品种还可进行包衣处理,即在对种子进行包衣和丸粒化处,理的同时,加人适量的农药、植物激素或专用微量元素肥。不仅能起到保种保苗作用,而且能预防苗期病害和增加秧,化学农药对防治蔬菜病虫害,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施用不当,药害也特别严重。去年的小麦拌药种今年还能种吗? 不能用了,一是药物失效了,再就是陈麦子不适合做种子,既是发芽成长的不错,但是最后产量会减产的。现在麦子出穗了麦根发黑怎么用药? 麦子出穗后,麦根发黑怎么办呢?不知道您的地是不是处于低洼的地带,且易造成积水。如果是,那么在每年播种前就需要开挖排水沟,以利于积水能及时排出、麦田能及时得到日晒。如果不是低洼地,那么极有可能是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是土传害病,多在土壤潮湿地、水浇地发生。当小麦幼苗被侵染后,表现为下位黄叶多,植株矮小,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褐色,严重时麦苗连片枯死;成株期其典型症状为黑根、白穗,在潮湿条件下,基部一、二节间形成基腐性“黑麦根。正因其根基发黑,所以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这种根部病害,只危害麦根和茎基部一二节,抽穗后病株成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根部变黑,病株茎基部时有黑色菌丝。对小麦全蚀病最有效的防治办法,一是一土地轮作,二是增施有机肥,三是用多菌灵,三唑酮,对土壤消毒。四是用三唑酮拌种,五是在小麦返青期用甲基托布津或消蚀灵灌根。一旦出现白穗,就必须人工拔除病株。对小麦灌浆后期至成熟期发生的白蚀病,特别是零星病田,一定要人工将病株连根彻底拔掉,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并同时对大田用药水灌根,以防更大面积蔓延。用药剂拌种 的方法是:3%敌委丹60毫升,加2.5%适乐施10~20毫升,加水。

#玉米#农资#小麦#纹枯病#农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