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斩李密、射杀王伯当,他是唐朝开国功臣,为何却被李渊处死了? 李渊隋朝开国功臣

2020-07-27知识7

唐朝开国24功臣是哪几位 长孙无忌、李孝恭2113、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5261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4102段志1653玄、长孙顺德、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叔宝,被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和其一起打天下、治天下,建立不世功业之大功臣,特旨修建凌烟阁,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之二十四位功臣画像。画像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时太宗年迈体衰,开始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战斗岁月。将开唐有功之文臣武将绘入凌烟阁,以为人臣荣耀之最,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代豪杰从军报国功成名就的无尚荣耀。李贺《南园十三首》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太宗一朝,君臣共同努力,形成贞观盛世。扩展资料:赵公长孙无忌第一,因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诬陷谋反。他先是被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彭水郁山镇),后又被逼自缢而死,时年六十五岁。河间郡王李孝恭第二,他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年五十岁,陪葬献陵,配享高祖庙庭。莱公杜如晦第三。杜如晦是唐初名相,与房玄龄。唐代的24位开国功臣排名 唐代的24位开国功臣又名2113凌烟阁二5261十四功臣,凌烟阁4102二十四功臣的主排名如下:长孙无1653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徐茂公)、秦琼。唐代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并时常前往怀旧。扩展资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分类这二十四名功臣分成三类:1、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张公谨、侯君集、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屈突通等10人。其中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坚定的支持者,无论是在起兵之初,还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所以长孙无忌排名第一,而且长孙无忌出力很多,排名第一也无可争议。其余如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也属于坚定的支持者,所以排名相对都还可以。至于说排名相对靠后,李世民在其他地方也会有补偿,老伙计们。李渊在隋朝时候是什么官 李渊于公元566年(北周天和元年)出生在长安,仅七岁就继承了唐国公的称号。因为有了较高的出身,加上他本人的豁达与宽厚,才干出众,所以威望很高。李渊做过刺史,隋炀帝即位之初做了荥阳(今河南荥阳)、楼烦(今山西静乐县)两个郡的太守,后来任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后升为右骁卫将军,任太原道安抚大使617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成为一地最高长官。望采纳。此人斩李密,射杀王伯当,是唐朝开国功臣,为何被李渊处死? 有个词大家应该听的比较多,\"兔死狗烹\",这句话用在很多皇帝的身上再合适不过。历史上的很多皇帝都干过这种过河拆桥的事情。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的,也是一个非常忠心的臣子,他在敌军的阵营里宁死不屈,但是却在回到皇帝身边之后,被皇帝赐死,他就是盛彦师。隋朝末年的时候,人民的生活早已黑暗不堪,不少有志之士都开始另寻出路,有能力的人干脆割据一方。当时唐国公李渊同样也是雄心勃勃,尤其是他的儿子李世民,经常劝他说隋朝的气数已尽,让自己的父亲抓紧时间起兵,成就宏图霸业。当时的盛彦师只是一个小小的县长,他在听说了李渊的名声之后,就带着自己的宾客去拜见李渊,随后就跟着李渊一起行军,担任行军总管的职位。在京城平定之后,他被委派到宜阳驻守。李密刚开始的时候是归降了李渊,不过李渊没有重用他,李密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于是就和王伯当一起准备反叛。当时知道内情的盛彦师的搭档史万宝,不敢去向李渊告密。但是没想到,他将事情告诉盛彦师之后,盛彦师却说自己只需要几千兵马,就可以割下李密以及王伯当的人头。盛彦师说到做到,他在打探到确切的消息之后,先带兵在熊耳山埋伏,指挥兵将等敌军到了河中间的时候再行动。其实那个时候李密表面上说要去洛。为什么同样是开国皇帝,隋朝的杨坚和唐朝的李渊在后世没那么有名? 只有无能的人想出名而需要炒作,杨坚和李渊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耀眼的明星人物,有个成语叫“月明星稀”,他们不是不出名而是史学家们把眼光放在了比他们更有成就的始皇帝和汉高祖或者是比较有争议的其他皇帝上面,才导致我们认为他们不出名。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对中国历史做的贡献。隋文帝建立的隋朝结束了从东汉到西晋的短暂统一后又到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局面,大一统中国。经济上实行均田制,还轻徭薄赋,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恢复和发展;中央制度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地方上废郡设立州县,裁剪了大批多余官员减轻了国家负担;法律上修订了《开皇律》,减轻了法律的残忍和野蛮,在我国法律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文化上,废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科举制。隋文帝的这些功绩对后世都影响深远,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很好基础。唐太祖李渊结束了隋亡后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为后面的“贞观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他不能制止兄弟之间相互残杀,更是“退位”给唐太宗,因此是功过参半。总之,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还是对后世有很深远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他们也不需要去刻意的炒作。隋朝开国功臣有哪些? 580年6月8日北周宣帝病死,杨坚扶持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以大丞相身份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与益州总管王谦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联合叛变反抗杨坚,爆发尉迟迥之乱。但被杨坚所派的韦孝宽、王谊与高颎等人平定。581年3月4日,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即隋文帝,建国隋,北周亡。隋文帝意图南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南朝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国的军事储积,使陈国损失惨重,而又疲惫不堪。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587年10月26日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隔年发动隋灭陈之战,隋文帝命杨广、杨俊与杨素为行军元帅;杨广为总主将、高颎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陈。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等上游陈军防御。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之机分路渡江。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589年2月10日,联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不久,各地陈军或受陈后主号令投降、或抵抗隋军而被消灭,只有岭南地区受冼夫人保境据守。590年9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为什么同样是开国皇帝,隋朝的杨坚和唐朝的李渊在后世没那么有名? 小弟不才斗胆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如有纰漏之处,欢迎各位斧正~首先说一下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他本是个非常杰出的人他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中国分裂的乱局,在西方人看来,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皇帝,那有人就会说,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呢?且听我一一道来,虽然隋朝短命,但是他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透过科举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这是一位美国的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为什么他不出名呢,还不是因为他那个坑爹不成器的龟儿子。隋文帝做的丰功伟绩全被他的儿子霍霍了,隋杨帝骄奢淫逸,昏庸残暴,虽然修建了京杭大运河但是也不能改变他昏庸无道贪图享乐的面貌,毕竟他挖运河的目的也是为了南下游玩!甚至有些人还认为隋文帝是昏庸的,不然怎么会传位给杨广呢。并不是隋文帝没能力不出名,而是他的风头被他儿子抢了,名声也被他那坑爹的儿子败坏了!二,咱们说说唐高祖李渊李渊有着的两个历史之最佳:一他是中国历史上称帝最快、统一全国最快的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这就已经超过了其他的有着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汉高祖刘邦曾说攻城略地的曹参之流只不过是“功狗。斩李密、射杀王伯当,他是唐朝开国功臣,为何却被李渊处死了? 斩杀李渊和王伯当的大将是盛彦师,因李渊追究李义满和王薄之死的责任,下令处死了盛彦师。盛彦师本身他也是官宦人家,在隋朝大业年间,他担任县长,唐高祖起兵以后,盛彦师带领1000多人去投靠了李渊。当时,李渊就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和李渊一起攻打长安。在武德元年,大唐政权建立之后,此时,李密的瓦岗寨已经被铲除,李密走投无路去投降了李渊。李渊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李渊让李密和王伯当一起去招揽其他瓦岗寨的部下,这无异于是放虎归山。李渊得知以后迅速下令,让部下去捉拿李密。盛彦师当时就说他只需要几千人马就能杀了李密。他派人在熊耳山的溪谷边设下埋伏,专门等候李密的到来。他手下的人问他为什么李密会走这条道,他就说李密看似是去洛阳,实际上他是去投靠自己的旧部下,他要去项城,就必定会走这条道。不出盛彦师所料,李密和王伯当果然从这条道上路过,等到他们在溪谷边的时候,盛彦师下令部队射箭,打败了李密和王伯当,李密和王伯当也在此役中被杀死,因为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盛彦师被奉为葛国公。后来,盛彦师跟随唐军平叛王世充,在之后鲁国公徐圆郎造反,在平叛的过程中,盛彦师被俘虏了,但是,盛彦师并没有投降。等到平叛之后。

#杨坚#长孙无忌#晋书#鲜卑族#李渊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