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肩负新使命 展现新担当 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把握时代大势 融入发展大局 践行黄河国家战略 奋

2020-07-27新闻7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专访历下区委书记江山

历下区委书记江山(中排右二)到基层调研。

“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科学谋划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重点措施,必将全面开启省会现代化建设的全新篇章。”历下区委书记江山表示,历下区将全面融入全市“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按照市委对历下提出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新要求,进一步提振信心、加压奋进,高质量建设一流国际化现代中心城区,努力为打造“五个济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国际金融城,在发展能级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山泉湖河城”等标志性项目进度,打造国际金融城产业溢出带和功能配套区。联合五大超高层开发企业做好产业招商,推进基金大厦等特色楼宇建设,打造全省最优金融生态圈。用好自贸区改革红利,落实157项制度创新任务,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加快动能转换,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实现新突破。实施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工业双轮驱动,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和总部经济。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方面聚焦发力,加快明湖国际细胞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

对标一流标准,在提升城市形象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提升行动,健全完善创城常态化机制,深化巩固无违建、无杆线街道创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大力实施主次干道和重要节点绿化提升。

强化网格管理,在加强社会治理上实现新突破。建设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和13个街道分中心,搭建智慧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区统一指挥、一体运行。完善“吹哨报到”机制,发挥好910名专职网格员和4400余名信息员作用,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突出普惠兜底,在强化民生保障上实现新突破。落实好30项民生实事,全力推进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收尾工作,优化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区级医养结合中心和14处基层养老机构建设。

(本报记者李冬阳)

加快打造“齐鲁首邑·实力历城”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专访历城区委书记吕涛

历城区委书记吕涛(中)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防汛工作。

对标全市城市发展新格局和打造“五个济南”目标定位,历城区围绕加速“东强”、示范“南美”、融入“北起”、突破“中优”,谋划了以先锋党建为引领,以平安建设为保障,全面建设科创、智造、文化、品质“四个历城”的总体工作布局。

加速“东强”——发挥骨干作用,做强东部科创实力和产业能级,打造智造济南、科创济南的东部隆起带。示范“南美”——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依托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机遇,与南部山区携手建设生态示范区。融入“北起”——发挥引擎作用,坚持“产城河”一体发展,建设高端高质、绿色低碳的“拥河发展”示范带。突破“中优”——发挥标杆作用,加快洪楼老城区城市有机更新,打造独具历城特色的一流“城市会客厅”。

建设“科创历城”,打造创新驱动科创高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围绕山大中心校区、洪楼校区,整合山大周边楼宇空间资源,沿全福河两侧打造科创商务走廊,沿胶济铁路打造科创文化走廊,形成“两圈 两廊”的科创发展格局。

建设“智造历城”,打造新动能主导的智造强区。坚持工业强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物流贸易、区域总部六大主导产业,实施“千企千亿”和“企业倍增”计划。

建设“文化历城”,打造魅力彰显的文化基地。精心营造文旅场景,启动十个文旅项目、十个特色街区、十个文化项目等文化载体建设,实施“历城民歌”抢救性保护工程。

建设“品质历城”,打造“三生融合”的品质城市。实施“6721”城市规划,聚焦自贸区、临港开发区、新东站片区等实施“6大突破”,打造“四横三纵”7条产业廊道,高标准规划建设宋刘片区等21个城市组团。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本报记者李小梦通讯员于飞)

乘势“西兴”奋力奔跑坚决打赢“两个统筹”主动战攻坚战持久战

——专访槐荫区委书记国承彦

槐荫区委书记国承彦(左三)调研项目建设情况。

“市委明确‘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西部提升振兴,为槐荫发展‘五大主导产业’指明了提质增速的新路径。”槐荫区委书记国承彦表示,全区将以贯彻落实“全区重点工作攻坚年”为抓手,坚决打赢“两个统筹”主动战、攻坚战、持久战,以“又好又快、勇夺第一”的决心和意志,奋力跑出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槐荫将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这个根本,以668家规上企业为核心,打响“现有企业保卫战”,建立“精准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压实区级领导带头联系五大主导产业、包挂重点企业制度,加大上门服务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全方面、立体式服务,全力推动三季度加力提速、四季度圆满收官;紧扣招商引资这个“生命线”,重点围绕建设央企城核心区,打造齐鲁之门数字金融产业园、城市之光科技信息产业园、汇金大厦科技总部基地、山东嵘裕新动能产业服务基地、中科高速孵化器和济南国际法律服务中心等一批楼宇经济,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积极夯实项目建设这个“顶梁柱”。加快推进全区153个区级重点项目和22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树兰(济南)国际医院、齐鲁国际脑科医院、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等9个落地项目加快建设。

槐荫还将毫不动摇地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用绣花功夫管理好城市,在全区掀起新一轮征迁工作高潮,尽快形成净地,完成2000多亩土地的出让计划;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新城。抓好乡村振兴,结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和村庄规划,最大限度保留村庄内涵风貌和历史传承。加快推进小清河槐荫段清源康养、悦动山韵、风貌带建设,打造秀美的生态河、景观河,协同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扬起省会经济发展“龙头”,打造“五个济南”贡献更大的槐荫力量。 (本报记者张龙)

抢抓机遇 攻坚提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专访莱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哲军

莱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哲军(左四)调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科学标定了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为加快打造黄河流域国家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路径。莱芜高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创新赋能、产城融合”,着力开展“四个提升攻坚行动”,努力打造智造济南、科创济南东部隆起带的重要组团,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板块,为打造“五个济南”、书写省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

一是产业能级提升攻坚行动。坚持规划引领,自觉从“东强”城市发展战略中谋划、从发挥国家级高新区载体作用上推动,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制定全区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存量提升,以规上企业为重点,深入实施规模膨胀、智能改造、企业上云、改制上市、品牌创建“五大计划”,集中培育一批领跑型骨干优势企业。

二是开放能级提升攻坚行动。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大开放引领大发展,全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机制。以平台思维抓“招引”,制定社会化招商奖励办法,通过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等平台,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精准引进关联配套项目。当前,重点推动投资6亿元的汇高科技等22个在谈项目尽快落地,确保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30个以上。

三是创新能级提升攻坚行动。大力培育创新生态,加快完善高创中心、中关村信息谷等创新载体建设,通过设立离岸孵化器、引进基金公司等形式,助推蓓明医疗科技等一批孵化项目落地。确保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

四是服务能级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流程再造改革,突出抓好企业开办、工程审批等领域的流程再造,打造极简极优极速的营商环境。推进承载能力建设,全面推行“亩产效益”评价,建立与资源条件相适应的产业用地机制,进一步加大园区道路、水电气热、污水固废处理等设施建设力度。 (杜娜)

#养老#黄河流域#东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