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伏天 防中暑指南

2020-07-28新闻16

袭,有哪些措施可以防中暑,现在我们收集了一些三伏天防中暑的小知识,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中暑该如何急救

中暑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不适症状,中暑的发病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会发生中暑,就连宝宝也不例外,因此所有人都要做好中暑的预防工作。

宝宝中暑该怎么办?

如果宝宝出现了中暑的现象时,要做好搬移的处理,中暑初期要快速把宝宝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并且让宝宝平卧着躺好,再把宝宝的衣扣解开,把衣服松开或者是直接脱下去,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及时更换,头部可以捂上一块冷毛巾,也可以使用酒精、冰水、白酒或者是冷水给予全身的擦洗,之后再使用电扇吹风,这样可以使散热的速度加快。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使用降温毯来进行降温处理,但是不要使体温快速下降,体温下降到38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对于冷敷等强降温的措施就要停止使用。

当然也可以给宝宝喝藿香正气水,对于暑热闷湿引起的轻度中暑,宝宝出现了头痛、恶心、腹泻以及呕吐等不适的症状时,服用藿香正气水是比较合适的,不过由于宝宝年龄比较小,在服用的剂量方面一定要严格听从医嘱,不可以给宝宝随意吃一些药物,以免引起一些药物不良反应。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高温疾病,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体内热量积蓄过多,引起中柩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紊乱的急性疾病。

中暑原因有哪些

环境因素:主要为高温、高湿、风速小。

三天之内平均气温超过30摄氏度和相对湿度大于73%,最易发生中暑。环境通风较差,密闭的工作环境中,易发生中暑。

自身因素:主要为产热增多,对高温不适应、散热障碍。

(1)人体产生热量增多,如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

(2)对高温不适应,如营养不良、年老体弱、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饮酒、饥饿等;

(3)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等。

中暑分为哪几种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序,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病人会出现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通常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后,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

轻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在临床上可分为热衰竭、热射病和热痉挛3种类型。

热衰竭: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热射病:主要表现为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口腔体温大于39.5摄氏度、皮肤红热且无汗、怕冷、意识模糊等。

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失水失盐,人体发生电解质紊乱,引起肌肉痉挛。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如何预防中暑

适量饮水

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水分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注意防病

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涂擦防晒霜,戴宽松檐帽、墨境或用遮阳伞。出行避开正午前后,户外活动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保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且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

喝降温饮品

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例如,绿豆汤、山楂汁、菊花茶、黄瓜汁等。

饮食清淡

少食高温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多吃水果蔬菜。

中暑后如何急救

搬移

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降温

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也可用降温毯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补水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为其适当补充水分。(若患者有热射病症状,先不要为其补水)

促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须立即送往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勿让患者步行。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

#小儿健康#中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