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刘芳:时代选择我们 我们不负时代

2020-07-28新闻9

图为刘芳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时间:2020年7月13日

地点:北京安贞医院

记录人:刘芳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检验科医生、四川援京核酸检测队队员

如果没有这一场疫情,我,一名普通的分子检验人,永远不会感受到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如果没有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如果没有那一道紧急集结令,2020年包括端午节在内的这20余个日夜,我应该在日常的岗位上挥洒汗水,与家人共度时光。可是,没有如果,一切都那么真实地发生了,蓉京1697公里的航程,见证了我们检验人平凡坚定从容的抗“疫”之路。

十年前,在我所在的医院和检验科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设立了分子组。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和检测的重任责无旁贷,早在1月22日,便启动了检测实验。之后,整个团队便开始了不分昼夜,黑白颠倒的“战疫生活”。面对来自待诊患者的样本,我们也会有恐惧,也会有忐忑,但坚定向前是唯一的选择。每日厚厚的防护服犹如催汗器,护目镜戴到模糊,在封闭的实验室重复着繁琐而细致的核酸检测实验。调度催促和报告检测结果的电话成了那段时光里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准确无误的上报检测数据成了每日准时的工作线和生物钟。从深冬到酷暑的上百个日日夜夜,几万份样本的淬炼让我带领的这个年轻的分子检测团队得到了磨练;只争朝夕的忘我工作也铸就了包括我在内的三名援京核酸检测老师过硬的专业本领,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时能够坚定从容。

6月份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牵动全国同胞的心弦。6月22日凌晨1点多,急促的电话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支援北京核酸检测,上报三名人员名单,做好设备试剂等准备,待命出发!”如此突然却又在意料之中,当即着手相关准备,“我准备好了!”23日,我和组上的常莉、车光璐老师身兼医院及科室领导、同事的嘱托,怀揣家人、朋友的叮咛与不舍,带着医院打包整齐的仪器和物资,整编入四川核酸检验检测1队启程前往北京,对口支援北京安贞医院。到达北京后,我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不到48小时就完成一间120平米符合要求的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改建,成立“安贞医院核酸检测2部”;6月26日-7月11日,保质保量执行核酸检测任务;7月13日,圆满完成援京任务撤离。在京期间,所在四川1队共计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43116例,发现阳性1例,极大地提升了对口支援单位安贞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为北京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那间120平米的实验室、那些堆积如山的待测样本、那条驻地和实验室之间的道路、那一张张满脸勒痕的笑脸、那面党旗下的铮铮誓词、那回响于耳的对讲机发出的声音..........已成为我记忆中永远存储的云彩,那么清晰、那么斑斓。

援京期间,高强度、高负荷的岗位工作,我也曾经感到疲惫、害怕、想同事、想家人,很多个夜晚,都被这些情绪牵绊、泪流满面。一遍遍抚摸手机里面一双儿女的照片,看他们送给我的画,心里充满愧疚。来自医院的统筹协调照顾有加的后勤保障、科室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来自领导的暖心问候、来自身旁战友的支持鼓励以及来自家人的贴心安抚,让我能心无旁骛的在京完成我的任务与使命。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北京安贞医院领导、同行对我们体贴的照顾,暖心的关怀让我们这支远离家乡的“川军”在首都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并肩即战友、同舟胜亲人,愿这份情谊能天长地久!

“时代选择我们,我们不负时代!” 这驻京核酸检测的20余天,每一刻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千余里的蓉京抗“疫”路,每一步的坚持都是有意义的。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为群众健康担一份责,我们,平凡而坚定的检验人,时刻践行着“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词,用我们平凡的努力和坚守贡献了疫情防控不平凡的检验力量!这段援京工作经历也将激励我继续努力前行!(王波 整理)

#新冠肺炎_社会#时代#不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