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事分流”让村级治理有章可循

2020-07-28新闻19

——涂市镇地灵村村级治理成效综述

地灵村的有机水稻+鱼综合示范点。

编者按: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从内政、外交等15个方面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我国的村(社区)实行的是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如何加强村级(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一个非常值得各级组织部门探讨的问题。

为此,记者近日走进涂市镇地灵村实地采访,粗略分析该村社会治理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希望能成为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涂市镇地灵村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村坚持党建为引领,全面探索农村治理“三事分流”的治理体系,广泛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真抓实干,引领带动普通群众,转化落后群众,让曾经长期被贫困所扰,且脏乱差严重的地灵村从贫穷落后乡村蝶变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谐家园,为农村村级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典范。

“三事分流”见成效,美丽山乡入画来

步入地灵村,纵横交错的大小道路干净整洁,路旁的竹篱围就的田园瓜果飘香,修葺一新的屋舍错落有致,村里墙壁上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识醒目,水稻、稻田鱼、折耳根、茶叶4大支柱产业已形成了相应规模,行走在新搭建的豆棚瓜架下,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

该镇纪委书记、地灵村挂村负责人田文章介绍,镇党委政府在全镇推行“三事分流”村级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了“大事”政府快办,“小事”协商共办,“私事”群众自办的“三事分流”办理法。同时,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村民小组及每一个家庭理出事权清单,全面推进协商分责,实现责任共担、建设共同美丽家园的目标。

田文章举例,修建通畅通达公路、满足人畜饮水、打造涂市大米品牌、建设2000亩有机茶叶基地,通过项目包装对村民农房进行包装打造等,这些需要大量资金的大事全部由政府快办;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公路建设用地、饮水占地,将废弃的村小改变为村级养老服务中心等,这类小事由村组或者村组之间协商办理;每一户家庭环境、绿化、安全等私事,全面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

田文章说,通过全面收集——分类整理——民主决策——合理分流——带动示范——现场督办——监督评比等相应流程,在党支部领导和群众监督之下的各种大大小小事项,都能以最快速度排除堵点,得以高效落实。

对此,田文章结合地灵村的实际情况,勾勒出一幅“绿水青山好风光,十里稻花满飘香,组组互连互通畅、处处黄墙青瓦房,自来水流哗哗响,春茶夏稻采摘忙。”的诗行画面,眼里满是获得感、喜悦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小事当成大事抓,颜质素质人人夸

新搭建的休闲观光瓜果长廊。

“饭都吃不饱,其余都拉倒。”以前,不少人一直有环境卫生事小,吃饭穿衣事大的思想意识。吃饭穿衣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环境卫生属于精神层面是第二因素。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衣不能蔽体,何谈更高层次的需求?

但细节决定成败。把小事当成大事来抓,做细、做实、做精、做深、做透,就能够成就大事。

因此,该村抓大不放小,在整村脱贫之后,把环境卫生的提升、村庄靓化、文化挖掘等以前大家认为不足挂齿的小事当成大事来抓,为地灵村的发展、提升找到了新的引擎。

从县文旅委派驻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白孝贵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完成梳理出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大事后,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切入口,聚焦“三清一改”,按照该村提出的“畜禽进圈,瓜果上架、蔬菜成行,柴禾归位,卫生上榜”的环境整治新要求,结合“洁美人家”评选和“三微(微菜园、微花园、微居室)环境整治”,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环境卫生五星级家庭评比公示上榜、经一事一议形成的三星级以上家庭免缴每月10元卫生监督费等措施,让全村上下形成了“人人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随后,白孝贵和镇村干部遍访乡贤,邀请文人雅士挖掘地方文化,点化出“象鼻搅水”“观音坐莲”“犀牛望月”“文笔冲天”“卧凤含书”“七眼喷泉”“印锁双溪”“青龙饮水”“金马摇铃”“金线吊葫芦”等“地灵十景”,并广泛宣传当地孝道文化、耕读文化,营造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信仁信善、崇礼重信的乡风氛围,重塑了地灵形象,提振了当地干群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秀美的山川 “颜质”与源远流长的文明“素质”相得益彰,互为表里。

带动示范效果好 监督评比不可少

竹篱小径。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人活得好就风光无限,树活得好就青枝绿叶。

为了提升治理水平,该村加强了党员干部带动示范效应,并通过监督评比全面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潜力,全村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高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揉不得半粒沙子。

加强村级治理,同样要抓“关键少数”,需“从规矩出方圆”。

田文章介绍,该村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致富、遵纪守法、执行村规民约……以确保清正廉洁。

因此,敢于标明党员干部身份,不遮遮掩掩,让党员干部家庭公示上墙、“门前三包”责任公示上墙、村规民约公示上墙、卫生评比公示上墙、享受政策公示上墙、获得荣誉公示上墙……党员干部就能有荣誉感,就能在众人监督之下“阳光作业”,做事就能大公无私。

地灵村2组组长陈文波深有感触,即使小小的卫生评比,自己都不敢有半点草率,因为这要经得起片区监督员和公益性保洁员的复核验收。

“十个先行”思路清 地灵振兴道路明

问及地灵村的社会治理和发展前景,田文章随口说出了10句话,就是该镇总结和提炼的“十个先行”,即村庄靓化先行、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厕所革命先行、农房提升先行、污水处理先行、农旅融合先行、产业发展先行、养老服务先行、文化挖掘先行、党的建设先行。

“地灵,地灵,人杰地灵。”该镇党委书记陈晋说,下一步,该镇将激活所有资源,调动地灵村所有人脉因素,打造人居环境的提升版,乡村振兴的先行区,让地灵成为群众生产生活的“安乐窝”,酉阳县城居民休闲体验的后花园。

酉阳报全媒体记者汪登平 文/图

责编:田金凤 校对:高绍军

#垃圾分类#养老#环境整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