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慢性胃炎八个问题,帮你答疑解惑!

2020-07-28新闻19

1. 什么是胃炎?

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近 30 多年来有两个重要发现使胃炎的内容有重大更新,一是明确了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使胃炎的治疗发生了新的转折;二是有些胃炎的胃黏膜炎症轻微,而上皮和血管变化很突出,实际上是一种胃病,而非胃炎。

此外,由于胃镜的广泛应用和能直接取活检做组织学检查,使胃炎的检出率和诊断可靠性大为提高。

2. 胃炎有哪几类?

胃炎一般分3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的分类与病因、病理有关:包括胃手术后胃炎又称残胃炎、疣状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肉芽肿性胃炎、嗜酸细胞性胃炎、化学性和放射性胃炎等。

3. 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有中上腹痛或不适、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没有特异性,症状常与进食或食物有关,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有胃糜烂者可有少量或大量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消化不良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及胃黏膜的组织病理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最主要的还要看胃镜和病理结果。

4. 慢性胃炎有哪些种类?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受到多种因素长期损伤后引起的慢性炎症。目前分为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后者再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和多灶性萎缩性胃炎。

5. 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呈世界范围分布,与社会经济状况有关,其长期持续存在,造成胃黏膜腺体破坏,最终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与年龄关系很大,无论胃癌高发国还是低发国,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总是随年龄增加。

胃体萎缩为主的 A 型萎缩性胃炎,是因自身免疫反应造成壁细胞破坏,导致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和丧失,最后引起维生素 B12 吸收不良,导致恶性贫血。

6. 慢性胃炎会遗传吗?

一般的慢性胃炎,没有明确的遗传性。但在恶性贫血的家庭成员中,萎缩性胃炎、低胃酸或无酸、维生素 B12 吸收不良的患病率阳性率很高,提示可能有遗传因素影响。

普遍认为,胃癌有家族聚集现象,所以直系亲属有消化道肿瘤的,要提前(40岁前)进行胃肠镜筛查。

7. 如何诊断慢性胃炎?

因多数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无症状。一般来说,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活检组织学检查,后者对判断胃炎的严重程度和排除恶性病变有很大价值。

8. 哪些情况下需要考虑做胃镜检查?

凡是有上消化道症状,怀疑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炎症、溃疡、肿瘤等)临床不能确诊者;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已经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溃疡、萎缩性胃炎等胃癌前病变,需内镜随访复查者;需要判断药物对某些病变(如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需要胃镜进行治疗者(如胃镜下止血、息肉切除、狭窄扩张、支架放置等);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等都需要胃镜检查。

#消化疾病#胃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