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古代哲学家逻辑思维特点 如何快速理解冯契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2020-07-19知识3

中国哲学家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 中国哲学家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一、中国哲学家思维空间比较丰富,往往一句话够研究上百年甚至几千年。二、中国哲学家思维比较含蓄,往往是以事隐喻或以警句暗喻。三、中国哲学家思维比较重礼,他不会强硬的让你接受他的思想,往往是讲事实摆道理慢慢让你接受。四、中国哲学家思维比较稳定,往往一个警句、一句话、一个故事够人类永久受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有哪些著名的哲学家? 重写自己的历史现在重写先秦史和宋明史的呼声很高,所以要谈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就非常困难。还有一个原因是,西方哲学自身的变革极快,不同流派层出不穷,因此使用的方法论也就有很大不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哲领域的反思,因为过去的中哲很大程度上都是使用西方哲学的语境来进行研究,如果哲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变化,就很容易导致中哲的研究方法也随之落伍。核心理论先秦我们现在给它划分的子学标准主要是依据司马谈和刘向父子、班固而来,核心理论他们也做过总结,这很容易查找,就不再引述了。就现代而言,“文”、“史”、“哲”彼此交融的呼声很大:先秦经学,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元明理学,明清气论,清人朴学,基本上可以概括出我们中国的学术史变迁之路。章学诚和章太炎强调的六经皆史,影响力很大,这个史,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历史学科。代表人物上:先秦主要是孔子(《诗论》和一些竹简)、孟子、荀子,现在又多了对子游学派、思孟学派、公孙尼子等人的研究,或者说对孔孟之间的研究。另外还有老子、庄子、文子的研究,过去传世本《文子》记载的是文子和老子的对话,出土文献则证明,这是后世的伪造。《老子》则出土了不同版本,也导致研究古代哲学思想具有哪些特点? 由于中国哲学思想始终以人与社会为研究中心,展开众多哲学范畴,因而明显表现出强调人文精神和个人的修德重行,追求宇宙、社会的和谐统一等特点。在认识论方面则注重于开掘人生智慧的直觉体认,忽视了知识论范畴的逻辑论证与科学实证。(一)人文精神第一位哲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把人作为儒家哲学体系的核心,追求一种刚健有为的人生目标。孟子、荀子等后学详尽地发挥了人学思想,把人从动物、神分离出来,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人在宇宙间与天、地合为“三才”。“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具有崇高的地位。中国哲学思想在发动之时便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体现出人文至上的精神,这与西方哲学把人的价值归于神(上帝)是大不相同的。儒家哲学思想在封建社会地位显赫,他的人文精神也影响了以后的其他哲学流派。道家追求淳朴、无为的与大自然和谐的人生,佛学追求的也是一种精神解脱的人生,并逐步世俗化。正因如此,在中国,宗教从来没有凌驾于政治之上,从而避免了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黑暗统治。以儒、释、道为主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把人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主体,特别关注“天人合一”的命题。所谓“天人无中国古代哲学家——的逻辑体系在人类逻辑思维发展上有卓越的贡献 商鞅,法家中国古代哲学有那些特点 1、重人生。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中所讲的心、性、情、气、意、良知等都表示对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人生以极大的关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遥与解脱,是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那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历来是道家所向往人生境界;佛教则把追求净化超升,从而达到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0343937“涅”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教的超脱融合起来,就可以体会出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境界。2、重践履。知行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它所涵盖的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国古代哲学家偏重于践行尽性,履行实践。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就是依其所知以实践,而获得一种乐趣。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兴趣不在于建构理论体系,不只是把思想与观念表达出来就达到目的,而在于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自己所讲的与自家身心的修炼必相符合。当然这里的践履并非人类的生产实践,而是偏重于个人的修德重行。由此,便引出第三点。3、重道德。中国中西方古代哲学思想总体特点上有什么大的区别? 我是来吐槽的。中国哲学是一个东西么?老子和庄子的思想都不是完全相同的,董仲舒解释的孔孟之道能和朱熹…古希腊哲学发展的逻辑特点是什么? 古希腊是西欧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哲学作为人类认识发展史的最初阶段,也是西方文化的发端.它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并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特点.一般我们把古希腊哲学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希腊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中期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晚期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之后诸派哲学),下面我从这三个时期来整体分析古希腊哲学的特点:(一)从古希腊哲学的产生看其基本精神—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虽然在古代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等各文化古国中,都曾以最原始的文化形态(神话、史诗等)表述出许多深刻的哲学思想,但只有古希腊人把哲学从这些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知识体系.亚里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而哲学作为一门超越实用目的的、为知识而知识的纯粹的自由学术,最初起源于人们的“惊异”和“闲暇”.但除此之外,哲学产生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希腊民族是一个具有思辨禀性的民族,在希腊语中,哲学一词的本意就是“爱智慧”.作为爱智之人,只有在不断地探究宇宙来源、找寻万物真实和拷问人生目的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享受真正的幸福.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就以实际行动如何快速理解冯契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冯契原名冯宝麟,1915年出生于浙江诸暨。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教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逝世,享年80岁。求学经历1935年,冯契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抗战爆发后,曾赴延安,并辗转山西、河北等地,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前往西南联大复学,1941年毕业。1941年至1944年,在清华研究院读研究生期间,曾从学于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等。离开西南联大后,曾任教于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并在《哲学评论》、《时与文》、《展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与杂文。学术评价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半个多世纪的思想跋涉中,冯契既历经了西方的智慧之路,又沉潜于中国的智慧长河,而对人类认识史的这种沉思与反省,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及时代问题的关注。从早年的《智慧》到晚年的《智慧说三篇》,冯契以始于智慧又终于智慧的长期沉思,为中国当代哲学留下了一个创造性的体系。以智慧的探索为中心,冯契的哲学思考涉及中国哲学史、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各个领域。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其代表作是三卷本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一卷本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冯契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考察,侧重于揭示中国哲学家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其一,并不识一,采取偏执的态度认识问题,是中国自古至今所谓的哲学家的通病。数典忘祖,赶时髦难:-哲学家中国古代辨证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人类2113对辩证思维的认识有5261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4102程。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早已1653辩证地思考问题了,然而这不过是自发的辩证思维。人们只有懂得和运用辩证法理论时,才能真正认识思维的辩证本性,达到自觉的辩证思维。对辩证思维的研究早在古代就有了萌芽。古希腊哲学家爱利亚的芝诺关于运动的诘难,就已经涉及到如何在概念中表达运动的辩证法问题。亚里士多德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但是,他们对于辩证思维的观点是直观的、素朴的,只是到了近代才对辩证思维有充分的研究。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涌现 辩证思维出魅力 出大量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这就需要人们自觉地进行辩证思考。I.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问题及其认识上的困惑突出地表明,人们只有辩证思维才能正确地解决科学发展中提出的理论问题。G.W.F.黑格尔从理性思维本身的辩证本性出发,探讨思维的辩证方法和思维形式的相互隶属关系,建立了他的理性逻辑体系。但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认为自然界和思维中的一切都是“纯思”的结果,因而不可能揭示辩证思维的真实性质并赋予其理论以科学的形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建立及其在思维领域中的

#关系逻辑#冯契#哲学#辩证思维#古希腊哲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