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合纵连横的历史 具体如何合纵连横

2021-04-25知识1

“连横”与“合纵”具体内容 合纵连横(hezong lianheng)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合纵、连横运动是战国中期产生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中期,诸侯都先后称了王,但这些称王的国家,除宋和中山两国外,都是万乘的大国,其国力与西周时的周王室相当.这些大国原本是西周王室的诸侯,有的甚至是诸侯国中的卿大夫(如三晋的韩、赵、魏).它们发展成为\"万乘\"的大国,是在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小国的消失,大国间的斗争,已不是争夺对小国的领导权,而是关系到大国本身的存亡.较强大的国家力图削弱并逐步吞并较弱一些的国家,较弱一些的国家为自身的生存计,就互相联合起来抵抗强大的国家来侵.抵抗一经失败,又纷纷转向强国以图自保,于是,\"合众弱以攻一强

合纵连横的历史 合纵连横运动是战国中期产生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中期,诸侯都先后称了王,但这些称王的国家,除宋和中山两国外,都是万乘的大国,其国力与西周时的周王室相当。这些大国原本是西周王室的诸侯,有的甚至是诸侯国中的卿大夫(如三晋的韩、赵、魏)。它们发展成为万乘的大国,是在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小国的消失,大国间的斗争,已不是争夺对小国的领导权,而是关系到大国本身的存亡。较强大的国家力图削弱并逐步吞并较弱一些的国家,较弱一些的国家为自身的生存,就互相联合起来抵抗强大的国家来侵。抵抗一经失败,又纷纷转向强国以图自保,于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的合纵策略及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连横策略就应时而提出①,合纵、连横政策的实施,就取代了大国的争霸斗争。合纵、连横的名称出现较晚,但这一政策的实施始于魏国马陵之战失败之后。马陵之战魏军大败,实力已不敌齐国。魏惠王为避免遭齐、秦夹击的危险,于是接受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的策略③,于是有徐州相王之举②。①《战国策·中山策》②《战国策·中山策》①《韩非子·五蠹》②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253-254页魏国与齐国的关系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缓和,但秦国在。

合纵连横哪一方案用的更好 合纵连2113横是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两5261大阵营的战略方案。“合4102纵”与“连横”分别是秦1653国和六国两种军事,外交手段好不好,具体的说,“远交近攻”就是“连横”战略的具体实施。“连横”是秦国对付六国“合纵”的对策;“合纵”是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策略。战国时两种思想并存,但随着秦的强大,六国逐渐放弃“合纵”,加之彼此攻伐。终为秦所灭。相比之下,合纵连横当然是“连横”一方案用的更好。

#合纵连横怎么取消#中华好诗词合纵连横#平民合纵连横打法#传奇故事合纵连横#具体如何合纵连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