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小学语文教材百年历程一览共修改了多少次?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历程

2021-04-25知识0

中国语文发展史 20世纪语文教学是从古代综合性的、全书式的教育中独立出来的,其标志,就是“语言专门化”。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就是从传统的全书式的教育向“语言专门化”教育的转型、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化”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转型的一种内在推动力。传统语文教学也有语言教学,但都是“就书衍说”,“神而明之耳,未可以言传也”,其效率是极其低下的。中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就是作者痛感“蒙子入塾”,“终日伊吾”,可只是“循其当然而不求其所以然”,因而以“十余年力索之功”完成《马氏文通》一书,希望“而后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可以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是中国语文教学“知识化”的先声。到了上个世纪初,中小学语文课堂开始出现包括注音字母、标点符号、文字的笔画、修辞、语法等内容的语言知识教学。而到了三四十年代,在一大批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236393764现代语文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努力下,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开始大量出现“发音”“读法”“书法”“作法”“缀法”等语文知识,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应该是夏丏尊、叶绍钧合编的《国文百八课》。该教材以语文知识为经,以选文为纬,是中国现代语文。

编写语文教材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为主线,还是以语文知识体系为主线?谈谈你的看法 当然以知识体系了。语文教材应该以语文为主,就像数学教材一样!在考虑知识体系的前提下辅以学生的心理发展。

中小学语文教材百年历程一览第一修改了什么。 第一次,20年代的小学国语教育,用白话文全面替换文言文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始于1905年的废科举兴学堂,当时设立了“中国文学课”,教材课文大多是古代散文。20年代初,。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历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