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春秋战国时,合纵连横指的是什么 合纵连横的本质

2021-04-26知识4

连横和合纵是怎么回事 合纵:战国时以苏秦为代表的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与秦国对抗的政策。连横: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6303237战国时张仪等游说六国诸侯实行与秦国横向联合对抗其他国家的政策。合纵:联合弱国共同抵抗强国,连横:联合强国制衡第三国。合纵连横实际上是一种为了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军事、外交策略。合纵因为战国七雄中后期较弱的的国家魏、赵、韩、燕、楚是纵向分布的,古时南北朝向为纵,东西朝向为横。联合南北各国是为“合纵”。扩展资料:1、合纵提出合纵的苏秦是东周洛阳人。他曾拜齐国鬼谷子为师,学有所成后四处游说,苏秦先后去游说周显王、赵国,没得到任用,苏秦便离开赵国来到燕国,在燕国等了一年多,才受到燕文侯的召见。苏秦向燕文侯献计,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2、连横张仪归秦后,担任了秦国的相。秦国想进攻楚国,因为齐楚同在合纵联盟不敢下手。于是张仪又入楚为相,他游说楚王,楚怀王听从了,便派勇士到齐国把齐王大骂一顿。结果秦、齐两国联盟共同攻打楚国,夺取了丹阳、汉中的。

战国后期, 合纵连横实质反应了什么? 战国之时无义兵.各侍其主而已.合纵者恶秦.与其割地求暂时平安,不如合六国之力抗秦.但毕竟六国不能齐心

“合纵连横”的结果是什么?秦国后来怎样?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3656539。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

#合纵连横的成语有哪些#合纵连横的故事介绍#合纵连横的含义#合纵连横的典故#合纵连横的遗产计划传奇故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