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有名的私人藏书楼 绛云楼 也是园 季振宜的收藏大家

2020-08-11知识6

清朝有哪些姓钱的诗人 钱棨:(1734-1799)字湘舲,号振威,清代江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门第。钱綮自幼饱读诗书,勤学不辍,以才华过人远近闻名。他是中国科举历史上两个“六元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之一。28岁以县、府、院试三个第一考上秀才。乾隆辛丑一甲一名进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以乡试第一的成绩中举为“解元”。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进京会试,得中第一名会员;同年殿试中,又摘得状元。钱陈群:浙江嘉兴人,清代大臣,累官至右通政史。善诗,为乾隆赏识,时相唱和,与沈德潜合称江浙两大老,有《香树斋集》。钱大昕: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代考据学家,尤长于史,以考证方法治史。著有《唐石经考异》、《经典文字考异》、《元史艺文志》、《潜研堂文集》等。钱曾:清代藏书家、版本学家。字遵王,号也是翁,又号贯花道人、述古主人。虞山(今江苏常熟)人。父亲钱裔肃和族曾祖钱谦益(见绛云楼)都是藏书家,受其影响,钱曾年轻时即有志于收藏古籍,访求图书不遗余力。他入清后便无意仕途,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江南奏销案中因欠赋被革去生员。他继承了其父的藏书,后来又得到了钱谦益的。古人是怎么样起号的 文人学士在名、字之外再取别号,也是不可少的雅事,而这号又往往比字取得更玄乎乃至无迹可寻,但大多数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少人喜欢以曾经居住或逗留过的地名风物为号,如。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的历史背景 脉望馆馆主是明万历年间的赵琦美,荫其父赵用贤作刑部郎中,在京城时有机会认识很多名流,如于慎行的儿子于小谷。《古今杂剧》242种,其中15种配以明息机子本,还有52种配古名家杂剧,其余都是赵琦美让人抄的。而且几乎每一本都经赵琦美校跋。从他的校跋中可以看出,他抄的书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内本录校”(内本指明代末年宫廷演戏的剧本),一是从于小谷的本子传抄的。在赵的校里注明是抄校于万历四十二年到四十五年之间,正是他在京城担任刑部郎中的时候,这时他既有机会见到内本,也有机会借到于小谷的藏书。于小谷,名纬,荫父于慎行(号谷峰,为东阁大学士)为中书舍人。赵琦美和于小谷同在京城做官,当时还有大量杂剧,他们互通有无,抄了不少。借抄的戏曲书,赵琦美后来都带回南方家中。赵死后,其藏书归钱谦益绛云楼,绛云楼曾经失火,所幸这部书没有被烧毁。后归入钱曾手中,钱曾藏书《也是园书目》著录了大批的戏曲书,主要就是赵琦美的抄校本。钱曾时,著录除重复外,尚有340种,72册。而赵琦美原藏数量现却无法得知,仅可确认,经历300年到国家图书馆时,共有242种64册。这批书刚发现时人称《也是园杂剧目》,因为钱曾没有写《古今杂剧》之名。也。季振宜的收藏大家 父季寓庸,字因是,明天启进士,官吏部侍郎,喜好书画和收藏,曾建造有藏书画处为“嘉树园”,并有“季寓庸珍藏书画印”藏书章。明末清初,藏书风很盛,一是做学问的需要,二是社会风尚如此。常熟毛晋,建“汲古阁”藏书,其中多宋、元刻本,还主持校刻了《十三经》、《十七史》等书,又抄录罕见秘本,缮写精良,后人称之为“毛抄”。毛家没落后,其后人将藏书多卖给了季振宜。著名学者钱谦益建“绛云楼”藏书,顺治七年,该楼和七十三大椟书被火烧毁,幸存于家中的宋、元刻本以后给了其族侄钱曾。钱曾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单《述古堂藏书目》和《宋版书目》就有2295种之多,以后又将陆续所得之书与“述古堂藏书合辑为《也是园书目》,共收3800余种。钱曾死后,藏书也归了季振宜。精本佳椠极多。藏书楼名“静思堂”。乾隆间御刻《五经萃室》、《周易》、《诗经》、《尚书》、《春秋》等,皆宋本,均钤有其藏书印。编《季苍苇书目》1卷,分《延令宋版书目》、《宋元杂版书》、《崇祯历书总目》、《经解目录》4部分,著录1 200种,27 000卷。有关钱曾的藏书,在此书目中著录比《述古堂书目》详细。黄丕烈为此目作序。藏书印有“季振宜藏书”、“沧苇”、“吾道在。求“珍庋”的解释 基本解释珍藏。清 王韬《淞滨琐话·药娘》:“楼上藏书数万卷,缃帙缥函,什袭珍庋,多人间未见本。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小说目录两件》:“别有 。孔子字仲尼什么意思 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中国古史传说中的。读书敏求记的作者评价 钱曾(1629—1701),字遵王,号也是翁,为钱谦益族孙。选贡生。少时好学,工诗,取法晚唐,典雅精细,陶冶功深。沈德潜谓其诗“得牧斋一体”。钱谦益尤激赏其《秋夜宿破山寺绝句》,在选门下士诗为《吾炙集》时以之为压卷,并在诗后评论道:“观遵王新句,灵心慧眼,玲珑穿透,本之胎性,出乎毫端。可谓推许备至。钱曾亲承钱谦益学问,故他笺注钱谦益的《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对诗中的庾词隐语、佛道典故,能一一发其根柢,溯其源流。也因为钱谦益器重钱曾,两人的关系是“门人加亲属”,故在其藏书楼绛云楼被火后,烬馀珍籍,均赠与钱曾。钱曾从毛晋等藏书家们那里抄校收藏的善本图书较多,所撰《读书敏求记》一书提出了较为科学的鉴定版本的方法,为中国第一部研究版本的专著。钱曾著有《交芦集》、《判春集》,编有《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和《述古堂宋元本目录》。钱曾给人的感觉是厚重的。可见,三百年后的乡亲们也还是引他为自豪的。印象中的钱曾,主要是藏书大家。任继愈先生主持编纂的《中国藏书楼》中,肯定了旧说,说钱曾是“以布衣聚书的人”,是个嗜书如命的人。他在《述古堂述目后序》里讲到他的秘本收藏时,说的话可怜得很:。谁能告诉我“也园”到底是什么意思?斋馆号?还是地名,人名?不胜感激 额,我头一次听说“也园'这个词啊。1.刚刚了下,应该是个地名。汉寿县龙阳镇城北也园街2.在古代,有个也是园。是个藏书楼。也 是 园清钱曾的藏书楼。钱曾撰《也是园藏书目》载藏书3800多种,超过《四库全书》收书数。另撰《述古堂藏书目》、《述古堂宋版书目》、《读书敏求记》,分别从体制上首创普通书目、善本书目、题跋目录格式。钱曾(1629~1701)字遵王,号也是翁、贯花道人等。钱裔肃第三子、钱谦益族曾孙,好学工诗。著有《虞山钱遵王诗稿》等。总之,希望可以帮得到你吧。【如果满意我的回答的话,请采纳为满意答案哦】【并轻轻一点“赞同”~谢谢啦】【你的微笑最重要】团队HAPPY夕阳为什么古人 有字和号呢? 的称号。为名和字的合称。在中国古代,名、字分开使用。今合称“名字”,则指姓名或名。参见“冠礼”、“笄礼”。名字是人的一种称呼,一种代表。据说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其实在我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那么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一般认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 释地》:“广平曰原。又如岳飞,字鹏举。而“鹏举”既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例如曾点,字皙。(《说文》:“点,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词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对于古人名和字的语义联系就很难看出来。不过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仍有许多先贤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来。。什么是号?号分为几种?古代人的那种姓、名、字、号。那个号 人一出 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

#读书#文化#赵琦美#中国古代史#季振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