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曹操良禽择木 良禽择木而息的历史事例?

2021-04-28知识4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这句话什么意思,谢谢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谚语,意思是就像好的鸟要选择树木栖息一样,贤明的臣子要选择君主侍奉。

良禽择木而息的历史事例? 布是三国无可争议的猛将.纵观整个三国勇将,能在关羽张飞的联手夹击下走过五十回合的有几个?能在刘关张三人夹击下全身而退又有几个?仅奉先一人而已.奉先的勇猛又带有悲情色彩.匹马纵横天下无敌,然而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我们经常在三国演义中看到这样的场面,吕布总是被人夹击.三英战吕布,曹操手下典韦,夏侯兄弟等六员虎将围攻吕布.下邳城外,吕布身负自己的女儿,和关张二将苦战.然而,即使如此围攻,奉先不损毫发,全身而退.此等武艺,三国第一.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曹瞒传》吕布的人品,历来就受到世人的质疑.认为其反复无常,惟利是图,甚至穷凶极恶.其中杀丁原,是典型事例.然而吕布真的坏到极了吗?恐怕未必.杀丁建阳虽然手段毒辣,然良禽择木而栖,那样动乱的朝代,并不是怎样奇怪的事情.只不过下手狠了些.乱世成名,有几人为圣人?曹操为了自己能杀掉其父亲的至交好友全家老小.刘备夺了自己兄弟的基业.孙权为了保护自己,不顾尊严,向魏朝称臣.更别提袁家兄弟骨肉相残,各路诸侯你争我夺背信弃义.吕布不过是其中一人罢了,品行不能算是高尚.然而,王八笑绿豆,彼此彼此.都不是好东西。然而,奉先真的是反复无常吗?我们慢慢分析.吕布杀董卓,历史记载。

\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2113主而事”,5261谚语,意思是就像好的4102鸟要选择树木栖息一样1653,贤明的臣子要选择君主侍奉。出处《左传》:孔文子之将攻太叔也,访于仲尼。仲尼:“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译文:孔文子(卫国大夫)要攻打太叔(疾),来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说:“礼乐的事,我曾经学过,至于带兵打仗,我是一窍不通的。(孔文子)告辞后,孔子就命令学生收拾行李,准备车辆,打算离开卫国,孔子说:“只有飞鸟选择树木做巢的,哪有树木选择飞鸟的道理?孔文子急忙拦住孔子说:“我怎么敢考虑自己的私心呢,我是询问卫国的灾祸(在哪里)啊。孔子就打算在卫国住下来。鲁国派人用礼物来招纳孔子,孔子就回到了鲁国。扩展资料:故事:汉末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良臣良将纷纷离开故土,寻找明主。有些人眼光不够,选的主公早早的就挂了,自己也被牵连,另有些人却拥有超前的意识,精准的选择了明主,后来青史留名。郭嘉初次见到袁绍,对他的谋臣辛评等人说:“聪明的人选择他的主公是慎重的,袁绍。

#曹操良禽择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