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牛市来了,这种基金大涨34%,你的投资如何一样赚钱?

2020-07-19新闻8

仅六个交易日,涨超14%

从7月份以来,股市风格短暂切换,低估值的金融周期股突然强势,上证指数一路拉升,几乎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跨过3200点和3300点两道关口。并且在7月8日一路冲上3400点。截至7月9日收盘,上证指数盘收3450.59,3500点触手可及。

从7月1日到7月8日,仅仅六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涨幅超过14%,怕是超过很多普通人一年理财的收益。

但是大家也别不甘,有句歌唱得好,“行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先不说股市踏空的人大有人在,就连很多买基金的朋友都表示没有赚到多少钱。

我们把沪深300指数作为比较基准,可以看到,从7月1日到7月8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整体收益都远远跑输市场。

当然这还不是最惨的,我进一步统计了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在这段期间的收益表现,跑输市场的基金占比超过95%,并且还有部分基金收益率为负数。

还记得上半年的冠军基金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股票吗?这个最低收益率-3.23%就是它的,并且整个上半年最亮眼的医药基金全部“吊车尾”。

这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只风格激进的基金,到它的风格主场时,可以风光无限,到别的风格主场时,就可能“北风萧萧”了。欲戴王冠必受其重,我们应该更加客观全面去评价一只基金的业绩。

券商ETF均涨超30%

那么,股市大涨都涨到哪里去了,哪些投资者坐上了车,吃上了肉?

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楚了解哪些行业大涨了,我统计了申万二级行业中涨幅最大的前十五的行业。其中证券、保险涨幅最大,超过了30%。另外旅游综合、航空装备、工业金属、船舶制造涨幅都超过20%。

顺便我也统计了开放式基金(非QDII)中,涨幅前15的基金。可以看到,完全是证券基金霸榜,涨幅均在32%以上,ETF由于仓位更高,涨幅更大。真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好酸呀!

我们在上周的文章《如果牛市真来了,下一步该怎么布局?这些行业主题基金重点关注》中梳理券商机构的观点,得出股市风格的切换不是简单的从高估值到低估值或是从成长股到金融股、周期股,而是出于景气度和估值的平衡,是一种估值降维,盈利驱动逻辑。

今天我们单纯以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选取了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每天涨幅排在前14的行业,字体加粗的为大金融板块,标有颜色的为典型的周期板块。

在7月1日到7月6日,金融周期股比较密集,是股市上涨的主力,但消费、成长股也有不小的空间。7月7日,消费、成长板块更为强势,这一天创业板指涨幅更大。7月8日,金融周期和消费成长比较均衡。

所以,简单来看,并没有一个极致的从高估值到低估值,或是从成长股到金融、周期的风格切换,更可能是盈利和估值的平衡。

我们再来看单独看周期板块,几乎连涨两三天就掉出排名,有种风水轮流转,你涨完了我涨,涨完了止盈再去祸害另一个的感觉。市场上资金太多,又没有明显的长期方向,不像上半年就只有机构抱团的医药、食品饮料等大涨,现在更像是一种多处开花,但是我们又猜不准哪里会开大花的局面。牛市,它有牛的一往无前,也有牛的横冲直撞,捉摸不透。

而我们很多基民还停留在上半年的风格,抱着消费、医药等近期相对不强势的行业主题基金,自然收益就跟不上市场。

不过,大家也别心有不甘,没有谁能一直精准的踏准市场的风格,也没有谁能一直跑赢市场。何况大家又不是专业投资者,下班回家也不见得有时间看文章。

后续怎么上车?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不愿干瞪眼,看着别人“吃肉”,也想冲进股市大展手脚。那么,现在该怎么上车呢?

首先,如果你不是股市老司机,就千万不要往埋头往股市里冲。我们上面分析了,现在股市更多是一种板块快速轮动的行情,如果你贸然入市,追着热点买,很可能恰好踏上高点,成为“接盘侠”。

现在比较好的策略是均衡投资,不去某一个行业下重仓,但是我们普通投资者又没有那么多资金去买多个行业的股票。即使你有资金,也不见得能知道一个行业有哪些龙头企业。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选择风格均衡的基金入市,这样就可以省去择股和配置的麻烦。当然,如果你想买行业主题基金,也可以通过不同行业的配置来平衡组合。比如,我自己就是左手消费科技、右手金融周期,这样不管偏向哪一边,都有不错的收益。

#债基#基金#大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