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经济问题 新剑桥学派增长模型与收入分配理论

2020-08-12知识18

新古典综合学派观点理论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新古典经济学)从哪些方面提出反对意见,坚持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怎么应对 补充:新古典综合学派、货币主义、供给。。经济问题 GDP的定义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简单说就是最终产品和劳务数量乘以平均价格的总和。GDP的增长可能由于产出增加而增长的,也可能由于是平均价格提高而增长的(即CPI的提高,高到一定程度就是通货膨胀)。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计算方法:1.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2.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3.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C+I+G+X-M)。一般最常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希望采纳剑桥模型和清华弹朔性模型的区别是由于什么不同 新剑桥增长模型旨在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症结在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失衡,因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途径不在于加速经济增长,而是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这种改良主义的观点和主张,使其博得“凯恩斯左派”的称号。新剑桥学派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的、收入分配的结构分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其分配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动态分析方式,力图以劳动价值论的为理论基础,抛弃了新古典学派的在分配理论上的辩护性,不回避分配问题上所蕴藏的阶级结构。它无非是用数学语言说出马克思早已道出的一个历史现象,即利润收入者所得恰好是工资收入者所失如何看待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表明,经济增长率等于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资本生产率作为一个技术因素,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重视。经济增长率被认为直接受到人口增长率与技术的影响,而储蓄率则被假定为外生变量,从而不予考虑。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出现导致了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分离。索洛认为,研究增长并不需要一个收入分配机制来创造一个稳定的增长路径,自由市场假设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仍旧有效。这一理论的假定如资本与劳动完全替代、边际报酬递减等体现了新古典传统。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了经济增长的技术因素,而沿袭了哈罗德关于储蓄率外生不变的假定。但是储蓄率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预期效用和跨期替代选择,是内生的、可变的,因而储蓄率外生性假定是不符合现实的。新剑桥学派在凯恩斯重视投资的传统的影响下,关注了引起经济增长的储蓄率因素,进而探讨了收入分配对储蓄率以及投资率、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否定了哈罗德和索洛等人的储蓄率外生性假定。经济增长速度和收入分配是具有相互内在联系的范畴,具有各自不同储蓄倾向的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必然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储蓄水平,从而对积累率和经济增长率造成影响。新古典综合派怎样修正完善了凯恩斯的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坚持并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吸收了各派的有益的主张,并扩展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那么,新古典综合派都综合了什么呢?第一,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的理论作了自己的。新剑桥学派的税收思想 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在与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以美国萨缪尔森等人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就增长理论、资本理论、分配理论等进行论战过程中形成的。该学派自命为凯恩斯学派的嫡传,而抨击新古典综合学派为“杂种的”或“冒牌的”凯恩斯主义。因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都执教于英国剑桥大学而得名,同时,又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旧剑桥学派的传统理论相背离,所以,又被称为新剑桥学派或后凯恩斯学派或新凯恩斯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N·卡尔多、对新剑桥学派的产生有重大影响的还有P·斯拉法以及伦敦大学的罗伊·哈罗德、波兰学者卡莱茨基等,以上几个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者,是新剑桥学派的先驱、是新剑桥学派产生的理论基础。1958年,罗宾逊的代表作《资本积累论》发表,同年卡尔多在《经济研究评论》上发表一篇名为《几种不同的分配理论》的论文,把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结合起来,着重考察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收入(主要是工资)和财产收入(主要是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相对份额的变化。他们在分析这种份额变化的规律以及对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影响后指出,国民收入分配失调是社会症结所在,强调应由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对。简述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又称新剑桥增长模型,neo Cambridge growth model),它是现代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是由英国的琼·罗宾逊,卡尔多和意大利的帕森奈蒂提出来的。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有:①资本―产量比率保持不变,即常数;②均衡条件为I=S;③社会成员分为工资收入者(工人)和利润收入者(资本家),两者的储蓄率都是固定的,而且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大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以P代表资本利润,W代表工资,Y代表国民收入,则:Y=P+W 或W=Y-P以sp代表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sw代表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s代表总储蓄率,则有:s=P/Y?sp+W/Y?sw=P/Y?sp+(1-P/Y)?sw=P/Y?sp+sw-P/Y?sw=P/Y(sp-sw)+sw(1)k=K/Y(2)将式(1),(2)代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得到:G=[P/Y(sp-sw)+sw]?1/k=P/K(sp-sw)+sw/k(3)P/K即是利润率,以π为代表,则:G=π(sp-sw)+sw/k(4)上式即是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的含义是: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经济增长率 决定于利润率的高低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的储蓄倾向。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模型是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延伸,和后者一样,其基本观点是增长率决定于储蓄率或投资率,而资本。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意义 新剑桥增长模型旨在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症结在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失衡,因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途径不在于加速经济增长,而是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这种改良主义的观点和主张,使其博得“凯恩斯左派”的称号。新剑桥学派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的、收入分配的结构分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其分配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动态分析方式,力图以劳动价值论的为理论基础,抛弃了新古典学派的在分配理论上的辩护性,不回避分配问题上所蕴藏的阶级结构。它无非是用数学语言说出马克思早已道出的一个历史现象,即利润收入者所得恰好是工资收入者所失。凯恩斯经济学的学派代表 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 Synthescs),又称后凯恩斯主流派(Post-Keynesian Mainstream),是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试图在凯恩斯的总量经济范畴基础上,用新古典的个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去构造一个综合的科学的新经济学殿堂。(一)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新古典综合派是在二次大战后新的经济历史条件下,在诠释、扩展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融合新古典经济学而形成的。1、新古典综合派的由来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后,在经济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为了使凯恩斯主义更易为经济学界所接受,不少凯恩斯主义者开始发表研究、解释《通论》的论著,对它进行修订和理论扩展工作。对《通论》的拓展研究因二次开发大战后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得日益迫切。新古典综合派正是战后经济发展变化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新古典综合派虽然是在二次大战后形成的,但是,对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学说的综合起始于战前。2、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1)阿尔文·汉森新古典综合派的先驱者,美国著名的凯恩斯主义者,被誉为美国凯恩斯主义的建筑设计师。在理论上,汉森原始研究经济周期和危机理论的,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信奉者,对凯恩斯理论曾。

#储蓄率#经济增长#经济#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模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