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军阀刘湘、刘文辉“二刘争川”内幕

2020-07-19新闻6

中華民国时期,刘氏家族在四川可谓只手遮天,红极一时,全川的軍政大权,基本上都在他们刘家手里。

那时候,刘家一共出了軍長3人,師長8人,旅长15人,团长多达50人。鼎盛时期的刘氏家族,拥有兵力近30万。

劉家这些人中,尤以刘湘、刘文辉以及刘文彩的实力最盛。

刘湘20岁时,毕业于四川陸軍速成學堂。从一个小排长起家,一路升迁,历经軍阀混战、护国战争等,最终当上了四川省主席。被授予陸軍一级上將軍衔,掌管第21軍,手底下拥有6个師,是名副其实的“四川王”。

?刘文彩是民国时期四川的大地主,拥有土地近万亩,娶了5个老婆,靠收租起家。后来依附刘氏家族的軍阀势力,迅速实现了财富的积累,成为了四川赫赫有名的大地主大財主。

刘湘和刘文彩都是当时刘氏家族的头面人物,一个是大軍阀,一个是大財主,这两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又会自相残杀呢?

这是因为另一个刘氏家族的枭雄刘文辉。

刘文彩和刘文辉是亲兄弟,他們的父亲名叫刘公赞。刘公赞的二哥名叫刘公敬,刘湘就是刘公敬的长子刘文纲的长子,也就是长孙。

从上述关系可以看出,刘湘是刘文彩和刘文辉的嫡亲堂侄儿。

刘文辉也是四川的一大軍閥,后来当到了西康省主席,主政西康省十多年,民国第24軍的軍長,被授予陸軍上將軍衔,是百姓口中的“西康王”。

要说起来,刘文辉的发迹发达,还要感谢刘湘的提携和扶持。

刘文辉虽然是刘湘的堂叔,但实际上要比刘湘小8岁。当刘文辉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毕业时,刘湘已经成长为川軍中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为了帮助这个从小就聪慧异常,颇具軍事才干的幺爸迅速成長,刘湘可谓煞费苦心。

他先是保举刘文辉到川軍第八師陳洪范的部下任职,而后通过自己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不断地提拔他,在陳洪范師五年間,刘文辉就由上尉参谋升为营长、团长、旅长。

哪時的刘文辉对侄子刘湘忠顺不逆,让侄儿喜欢上了幺爸。 任川軍第二軍軍長的刘湘,经一番策划,让刘文辉由陈洪范师的普通旅长,改任川軍第一混成旅旅長。刘文辉明白侄儿的良苦用心,这混成旅旅长能摆脱陳洪范的约束,就可以自立門户、自主发展。

刘文辉在短時間内就成为了川軍的第一混成旅長,驻守宜宾,金沙江和岷江汇流的宜宾,是长江上游的軍事重镇。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为云贵入川孔道,川边和云、贵物资集散中心。

当上混成旅旅长的刘文辉,在刘湘的襄助下驻防宜宾,总揽这里的軍、政、財、文大权,开始了势力突飞猛进的新阶段,成为了宜宾的土皇帝。

?刘文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依附了自己的弟弟刘文辉。为助刘文辉当四川督軍,敛财范围越来越广,从银号到商号、从信用放贷到变相高利贷、从办加工作坊到近代工业企业、从田赋预征到统税杂捐,都能驾轻就熟,大获成功。为了弄钱,只要有赚头的刘文彩都干。

刘文彩弄到的钱,大多支持了刘文辉发展势力,扩大防区,抢夺地盘,提升权位。刘文辉在军政上有刘湘提携援手,在经济上有刘文彩支持,做四川督军、称霸四川的野心在心底萌动、膨胀。

这个时候的刘文彩掌控了宜宾所有的财源,成了刘文辉的钱袋子。他不但为刘文辉的势力扩张大量敛财,也为自己集聚了众多不义之财,成为了当时四川省的首富。

其后,叔侄三人联手,刘文彩负责筹措軍饷,刘湘和刘文辉则专心扩充各自的势力,争夺地盘,與熊克武、刘成勋、杨森、邓锡侯、袁祖铭、田颂尧、賴心輝、罗泽洲、李家珏等10多位川內军閥混戰,逐渐掌控了整个四川。

刘文辉任四川省主席,拥有7个師20多个旅140个团12万以上兵员;拥有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的70余县防区,占四川过半,兵源军需无虞;为实现“四川督军”的宏图,刘文辉在成都创办起培养刘氏軍事集团干部的国政學校。

此时的刘湘任四川善后督办、二十一軍軍长,1931年上半年,刘湘以道士刘从云的模范队九个营为基干,组建了模范师,还致力发展海军、空军,时人谓刘湘拥有陆、海、空、神四大兵种。至此,刘湘的防区近三十个县市,并占有鄂西防地,辖有兵力六个师、川东边防三路司令和机枪、工兵、空、海军司令等。

刘氏叔侄他們已經成为四川的主要统治者。此后由于刘文辉不甘心只在四川发展,刘文辉跟刘湘商量两人中一人外出作战,另一个留在四川当后援。但刘湘自己不想將兵带出,也不想让刘文辉出去。

另外,刘文辉二十四軍的主要将领都是保定系的,而刘湘是从四川陸軍速成學堂毕业的。两人的政治见解不一样,刘湘保守些。他們与蒋介石之間的关系也不一样。

有“四川王”野心的刘湘,自忖在全国大軍閥中實力相形见绌,不得不投靠蒋介石争取支持。刘湘提出的“拥蒋统川”口号,正中蒋介石下怀,因而在政治上比刘文辉先占一着。

刘文辉相对年轻,野心又很大,不甘心蜷缩在四川这一隅,想冲出四川,逐鹿全国。而刘湘却认为自身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川外的軍閥,提出联合国軍,经营四川,先踏实地做好“四川王”,再徐图中原,由此叔侄两人产生嫌隙。

面对刘湘咄咄逼人的格局,在川内挟保定系以自重不甘寂寞的刘文辉,开始实施了自己的宏伟计划,他先是和胡若愚眉来眼去,扶植滇军胡若愚,全力资助他打回云南;又承认王家烈在贵州的独立,转而投靠汪精卫、拥护冯玉祥以反对蒋介石,公开和国軍唱对台戏;同时多方纵横联合,意图威協打击侄子刘湘,进而统一四川,独霸四川,控制西南。实现自己冲出四川的意图。

面对刘文辉的强势打击,空間挤压,刘湘也不得不开始了反击。其實,刘文辉和刘湘都在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互相挤压、攻击,旨在削弱、瓦解、整垮对方势力,以达到自己控制四川之目的。

1931年1月,刘文辉为了提升自己的軍事裝备,斥巨资从国外购入了大批武器,其中包括了一些飛机的零部件和大炮等。他通过水路从上海装船,将这批武器运抵重庆的万县。刘湘逮住这个机会,扣留了刘文辉的这批武器。

刘文辉心急如焚,不仅仅因为这批物资花了他200万元,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这批武器落入刘湘之手。因此,他多次向刘湘索取,但刘湘总是和他打太极,就是不发还。

无奈之下,刘文辉只好亲赴重庆,当面向刘湘索取。

在这种情况下,刘湘仍然拒不交还,还假惺惺地对刘文辉说:“幺爸儿啊,我不还这批武器,实在是为了你好啊。如果你用这批武器出川作戰,肯定会血本无归的,不如暂時寄放在我这里,等你实力足够抗衡川外大軍閥時,我自会奉还。”

刘文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于是绞尽脑汁地想扳回一局。

1931年5月,刘湘母亲去世,刘文辉前往重慶吊唁,见到了刘湘手下的两名得力干將范绍增和陳蘭亭。刘文辉就寻思着通过收买他們,削弱刘湘的实力,借此报刘湘扣押其武器之仇。

于是,刘文辉分别送给了范绍增、陳蘭亭这两位師長30万、15万銀元。机警的范绍增不但将实情悉数告诉了刘湘,而且上交了全部款項。刘湘很是欣慰,將這笔巨款奖给了范绍增,让他在重慶修建豪宅;而陳蘭亭却私吞了这笔钱,被刘湘撤职软禁。

?经过这两件事后,刘文辉不但白白损失了近250万元,而且一口恶气无处发泄,于是叫来其兄刘文彩,希望他替自己出气。

刘文彩和刘文辉毕竟是一奶同胞,自已感覺六弟受侄子欺负,誓要讨回公道,就找了一个名叫胡文鵬的刺客潜到重慶,伺机杀掉刘湘。

但这个刺客来到刘湘的别墅后,心生胆怯,不敢下手,躲在树上数天,最可笑的是最后因饥饿难忍,竟然掉下树来,被刘湘生擒活捉,供出了刘文彩。事情败露,刘文辉命令驻防江津的部队截断重慶粮源,二者矛盾一触即发。

刘湘恼羞成怒,就和刘文辉彻底翻脸,于是开始了四川历史上有名的“二劉大戰”。

1932年10月1日,在武胜的刘湘部,由罗泽洲带领首先发难,向刘文辉驻南充的林云根部打响了第一枪,揭开了二刘大战的序幕。

刘文辉随即下令部属,奋力抵抗,在川北击败了来犯的李家珏、罗泽洲等部在遂宁、南充各县防地。

刘文辉在荣威战事较顺利进行之际,与部下夏首勋、冷寅东计划分兵两部:一路由荣威追击刘湘部;另一路由乐山绕道犍为的罗成铺,包抄刘湘后路,合攻自贡,收复富顺、泸州等地。

在此情形下,刘湘立刻采取了三项紧急措施:向刘文辉请和,致电请求邓、田二人出兵,分化拉拢刘文辉的部将。刘湘的措施很快就奏效,同时刘文辉的部队连续发生了重大失密,使得刘文辉部軍事上的优势不但不能发挥,且局势于己不利。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刘文辉只有同意和刘湘讲和停战。21日,双方在老君台签订了停战书。刘文辉遂回軍对付邓、田两軍。

刘文辉经过泸州、荣威两战,失去了川北、上川东和川南的众多防地,部属杨尚周、田冠五等将领也倒戈投靠刘湘。他把这一切都归罪于邓锡侯,愤恨邓锡侯不讲信义,决定不惜一切与邓锡侯拼搏一场,以解其恨。

此时的刘文辉,虽有兵力100个团,但士气不旺,粮饷不充足,而邓锡侯部不足50个团,防地狭小,弹药缺乏,不足与刘文辉抗衡。

1933年5月上旬,刘文辉预谋密计设宴“款待”邓锡侯,欲将邓锡侯扣留,然后一举解决邓部。

结果被邓的旅长周绍芝探悉内情后,告诉了邓锡侯。邓锡侯获悉后,就以打猎为名,从成都北门至新都宝光寺部下陈离防区,急令部下加紧战备。邓军陈部立即派一团兵力,扼守毗河渡口,阻断刘文辉追击的路线。午后刘文辉率领大军赶到,双方对垒于毗河两岸,沿河交火。

尽管刘文辉自认为兵强马壮,对邓锡侯部作战是必胜无疑,然而邓锡侯部事先炸毁了毗河上游的大坝,导致毗河水势猛涨,成了防守的天然屏障。刘文辉的先头部队又无渡河准备,只有沿河对垒。

同时刘文辉部将领大多数人都和邓锡侯一样同为保定系,认为保定系不打保定系,不愿意出战,而且刘文辉部师长张清平等暗地已经同二十八軍師长陈书农等计划议和,刘軍内部产生分裂。再加上刘湘已决定向邓锡侯部增派援兵,刘文辉在毗河和邓锡侯对峙了一个多月,在毫无进展的情况下,撤退至新津。

1933年5月26日,刘湘、邓锡侯等在乐至召开“安川会议”,组建安川軍,旨在联合消灭刘文辉。6月6日,刘湘挥戈西进,刘文辉遭到了田颂尧从川北调来的軍队的进攻。6月下旬,刘文辉扼守犍为、乐山、井研、仁寿一线,与刘湘血战于荣县、乐山之间。7月上旬,刘湘攻占了井研、仁寿;邓锡侯反攻毗河,对成都形成夹击之势。

独力难支的刘文辉无奈地退出成都,守护岷江防线。然而岷江防线并非固若金汤,旋即被刘湘联軍突破,刘文辉部迅速土崩瓦解。8月,大势所去的刘文辉退守雅安,凭河防守。

28軍杨秀春師跟至驻兵雅河,炮击雅安。一枚炮弹落入雅城附近,正中刘文辉的烟榻,伤亡一人,所幸是刘文辉当时不在場,得以幸免于难。

此刻,直属特务团某營长叛变,拖走两营部队,刘文辉呆坐半日无语。这时,刘湘的安川軍兵临城下,炮声隆隆,枪声哒哒,行营在火网控制中,惊恐万状的刘文辉狼狈撤离雅安,退守汉源,陷入绝境大势已去,刘文辉一面让大哥刘文渊劝刘湘不要豆箕相煎,一面向刘湘通电认错,拥护他統一四川。

刘文辉失败了,雅安地盘也未保住,第二十四軍和川康边防軍被刘湘收编、改编,吃掉了大部,一部分自找出路了。仅剩残兵两万的刘文辉,惟恐刘湘穷追不舍,心里惶惶不安。

同时,刘湘担心一旦邓锡侯等势力壮大了,也会成为争霸对手。与其如此,不如手下留情,放刘文辉一条生路。

拿定主意的刘湘决定给么爸一点面子,召见刘文辉的忠实朋友、下台的川康边防軍副总指挥冷寅东时说:“我幺爸腰杆不能硬,硬就要出事。我不是要搞垮他,主要是压压他的气焰。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总是一家人吗。我还是让他保留部分軍队,以待西康建省由他任省主席。”

1933年9月6日,刘湘、刘文辉联名通电,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二刘之战”至此终,刘湘在历次軍閥混战中逐渐统一四川,成为“四川王”。

刘文辉最终大败,从此彻底失去了在川内的优势。10月24日,刘文辉返雅安。开始经营这片治安混乱、政治不稳、藏彝回汉蒙满多个民族杂居、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地区。

面对地理与西藏相连,宗教与拉萨密切,教权大于政权,主持宗教的喇嘛寺势力渗透社会各层面且有武装的现实,刘文辉推行“以教辅政,以政翼教”的政策。

为改善同藏族地区的关系,刘文辉到靖化广法寺皈依佛法,虔诚信奉佛教,府中设经堂,聘请喇嘛讲经布法。经过一番治理,刘文辉总算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1933年10月4日刘湘就任四川“剿匪”總司令,集中全力与红軍作戰,結果是屢戰屢敗。193312月18日行政院决议改组四川省政府,又任命刘湘为四川省政府主席;1935年2月9日兼四川省保安司令,10日四川新省政府成立,主席刘湘发表治川政见,11月22日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21日又任四川省主席;1936年11月19日成立川康绥靖公署,特任刘湘为主任。12月8日国民政府任刘湘为第六路軍总司令,统四川各軍;1937年6月29日行政院决议刘湘任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湘放弃了在四川的土皇帝生活,以民族大義为重,8月29日川康各军整编完竣。9月1日刘湘率部出川抗日。10月26日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11月23日,刘湘胃病突然复发,大口吐血,在昏迷中被护送至芜湖医院,28日送汉口万国医院就医,经抢救苏醒。1938年1月20日,最终因胃病反复发作,刘湘在汉口去世。

刘湘临终前,留有遗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军将士的话:“抗戰到底,始终不渝,敌軍一日不退出国境,川軍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簡介

刘湘(1888年7月1日-1938年),谱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四川成都大邑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

1921年7月,被推为四川各军总司令兼省长。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并且为重庆大学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1935年2月,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集团军总司令,率领川军带病奔赴抗日前线。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

死前他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劉文輝簡介

刘文辉(1895年1月10日—1976年6月24日),字自乾,法号玉猷,出生于四川大邑一农民之家,在6个兄弟中排行老六;刘湘的叔叔,俗称“刘幺爸”。民国政府第二十四军军长,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在川军五行中他属火。

政治上神通广大,人送外号“多宝道人。”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康王”。1944年冬加入民盟,任中央委员。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四川省委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文辉作为一个开明绅士,处处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土改时期,曾在一次大会上表态说:“我以前是大地主,现在要无条件无保留地把土地分给农民。”他的表态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鼓掌。

1959年,已经65岁的刘文辉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部长,国务院分配住在史家胡同,即荣毅仁家的那座四合院,为中国林业的发展鞠躬尽瘁。1976年因癌症病故。

#近代史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