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被低估的海尔智家:战略拐点浮现 利润空间将释放

2020-08-31新闻7

白电“三巨头”中,海尔智家营收规模与格力相近,与美的白电也相差不大,市值却比较“憋屈”:仅仅是格力电器的一半、不到美的集团的三分之一。究其原因,无非是多年持续投入和全球并购整合,挤占影响了海尔智家的利润。

随着全球化、智能化布局进入收获期,海尔智家估值开始复苏。从去年开始,青岛海尔更名“海尔智家”明志,全力推动智慧家庭战略落地;今年再抛出私有化整合海尔电器的资本计划,意在协同发展、降本增效,增强长期竞争力。二级市场对此反应正面,海尔智家过去一年间股价涨幅已接近50%。

最近两年,家电产业随地产调控进入高位盘整周期。今年上半年,全球疫情和经济波动并行,消费不足叠加地产竣工、交付及装修推迟的影响,家电行业全球销售受创,仅国内白电市场零售额就下降超过两成。但海尔智家的表现,再次验证了行业龙头熨平周期和应对“黑天鹅”的综合实力。

海尔智家(600690.SH)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957.3亿元,归母净利27.8亿元。业绩虽受到疫情影响,但二季度已迅速回暖,特别是6月收入和归母净利同比增速归正,分别同比达到20.6%和21.4%,迎来了业绩拐点。

海尔智家深耕20余年的全球化布局有效抵御了“黑天鹅”的袭击。抓住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遇,海尔智家在3、4月陷入低谷后迅速反弹,二季度国内收入同比增长了14%;海外市场更是表现稳健,上半年不降反增,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9%。

进一步拆解财报可发现,海尔智家平稳穿越风暴区后,白电龙头地位顺势得到加强:冰箱、洗衣机等优势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短板”空调在策略调整后趋势向好,二季度国内空调收入同比增长了20%,其中高端空调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0%,整体上继续缩小与格力、美的的差距。

从最新中报数据看,得益于全球化及多元化布局强大的抗风险能力,海尔智家的上升势头未被打断,二季度强势回归凸显韧性。前期布局迎来拐点,特别是高端品牌及场景化成套销售进入爆发周期,对海尔智家未来业绩释放形成了有力支撑。

白电出“长牛”。过去十年,美的、格力和海尔智家作为全球家电巨头,皆长期被投资者看好,股价涨幅最高如格力已达10倍,美的涨幅约七倍,海尔智家也有五倍涨幅。

格力、美的表现更为强势,核心原因是随着中国家庭住宅面积的扩大、空调始终处于高景气周期。海尔智家的优势产品冰箱、洗衣机却在进入存量时代后增速放缓——一个家庭可能需要两三台空调,但冰箱和洗衣机通常只有一个。

这也导致海尔智家更重视以多元化和全球化扩大规模。为了实现国际市场的品牌和业务本地化,海尔智家先后并购了日本三洋白电业务、美国GE家电、新西兰Fisher&Paykel、意大利Candy公司,形成了“海尔、卡萨帝、统帅、GEA、 Fisher&Paykel、AQUA、Candy”七大品牌布局和全球化运营的格局。

到现在,海尔智家的海外市场收入已接近千亿元,贡献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在美国、澳洲都是第二大家电公司,分别是印度、欧洲的第四、第五大家电公司,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高端市场更是保持领先。今年上半年疫情蔓延的情况下,海尔智家在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市场依然稳健增长6.5%、16.3%、7%,其他市场也是优于同业,为整体业绩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球化技术协同还成就了海尔智家的高端产品创新。海尔智家在全球布局10大研发中心,在高端产品上体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引领高端家电潮流。最典型如卡萨帝品牌,汲取美国GE家电的科技、吸收日本三洋白电的工艺、融合Fisher&Paykel的品质,同时又拥有高端的艺术设计能力――通过持续技术革新和产品迭代,卡萨帝在各品类都保持着绝对的技术领先优势。

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很明显。

海尔智家全球化的特点是本地化,即本地自有品牌、本地建厂以及本地渠道。这意味着在每个市场都要投入且前期投入大,从财务角度较难短期迅速贡献利润。另外,海尔智家持续海外并购特别是2016年以56亿美元并购GE家电,导致有息债务重,每年仅财务费用负担就吃掉不少利润。

不过,长期投入终有回报。海尔智家通过全球各协同平台的建设,全球运营能力优化,已经开始进入投资收获期。

从海外业务的利润回报看:2019年,海尔智家的海外税前利润率增长至2.8%。今年二季度,海外经营利润率已经提升至3.8%。从长期看,海尔智家长期积累的海外业务本地化优势在疫情后将得到加强,盈利水平还有很大空间。

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海尔智家在全球各个市场坚持高端创牌战略,持续发力中高端产品,随着卡萨帝等高端品牌进入市场加速期,海尔智家的利润水平也将相应稳步提升。

经过多年培育,卡萨帝的营收规模最近两年正迅速放大。去年,这个高端品牌的收入同比增长29%至74亿元,今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其中5、6月单月收入增幅达到30%,持续扩大高端市场竞争优势。目前,卡萨帝品牌在万元以上冰箱、洗衣机和1.5万元以上空调市场份额高达40.2%、75.5%和42.3%,保持绝对领先水平。

海尔智家的长期主义战略,赢得了时间的尊重。

白电市场近两年迎来了新的机遇,即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驱动的新消费时代。这对海尔智家来说是重新进入景气周期的良机。

受消费升级趋势和疫情影响,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高品质、健康、高端化趋势明显,比如新一代冰箱采用多开门大容量、健康保鲜以及更节能的技术,设计也要求更加美观。同时,智能、物联、语音控制等技术也提升了高端产品的体验。

另一方面,中国家庭的住宅面积提升之后,追求家电和家装风格统一,对白电成套场景化需求明显旺盛。成套化趋势有利于客单价提升、智慧家庭场景打造、强弱品类引流,也驱动行业竞争从单一的硬件竞争扩展到软硬一体、互联互通、行业生态融合的全方位竞争。

对此趋势早有洞察的海尔智家反应迅速。最近两年,海尔智家持续推动智能化、高端化,加速智家体验云战力落地,从销售单品向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转型,成果斐然。

从数据看,海尔智家的成套产品销售增长迅猛。2019年成套占比已经达到27.48%,同比增长了5.43%。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量价同升,成套单用户价值提升了89%、销售量增长了55%,成套销售占比已经达到约30%。

成套场景方案的推进过程中,海尔智家也孵化了衣联网、食联网、空气网等物联网生态平台。今年上半年,海尔智家物联网生态收入同比增长96%至37.7亿元。

新的业务模式、销售模式和收入模式,意味着海尔智家正从传统的家电公司蜕变升级为物联网公司,有利于估值的进一步提升。

今年,海尔智家的又一大重磅动作是私有化整合海尔电器,进而实现家电业务板块的整体上市。消息一出,海尔智家股价大涨,外界普遍将此视为海尔智家改善公司治理、增强协同效应、提高经营业绩、增厚股东回报的一次全方位重构。

由于历史原因,海尔集团旗下拥有海尔智家、海尔电器两大上市平台,长期存在业务重叠、运营内耗等问题,两个平台的分裂和竞争,不仅阻碍了智能家庭和云战略的全面实施,还导致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都较高,压低了海尔智家的净利率。

两个平台合并之后,海尔智家将实现冰箱、洗衣机、空调、热电器、净水器等产品矩阵的重新整合,技术协同、全流程统一,将使客户体验更出色,一个全面的智慧家庭平台将真正落地,由此也使海尔智家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更为丰富,成套家电的平均客单价提高。

私有化整合后,海尔智家的品牌营销费用、市场营销费用以及渠道等其他内耗都将大幅降低,从而实现利润率的大幅提升。正是基于这个乐观预期,海尔智家大胆承诺三年内将股息率从30%逐步提升至40%,提高对股东的回报。

无疑,海尔智家的基本面正面临重大改善,处在价值释放的拐点。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曾做出论断:好的商业模式是“无限游戏”。他最近又进一步阐述,“无限游戏”企业的目的是延续:谁的终身用户更多,谁就是赢家。

站在生态品牌的新起点上,海尔智家致力于占领更多用户的心智。对于这个中国人熟悉的“国民级”品牌,这将是光荣与梦想的再次启程。

#行业互联网#海尔#智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