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故事:信奉佛教和黄白之术的李崇矩宽以待人

2020-07-19新闻7

李崇矩一生信奉佛教,崇尚黄白之术,或许这种信奉影响了他的性格,让他宽以待人,也同时被宽恕。

李崇矩是北宋将领、官员,曾经在后汉、后周任职。信仰佛教,供养僧人达到七十万人,造像建寺很多,又喜欢黄白术,从远方迎接炼丹道士,在家里建馆,当做老师来学习,即使知道其中假诈,还是把道士当作神仙,终身无悔恨。或许,他把道士当作神仙供奉的行为背后有着有着投机的成分,或者真的崇拜炼丹术,万一成了就可以得道飞升,或许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让朝廷知道他不务正业,借以掩藏行迹。

李崇矩生性纯厚寡言,或许受了佛道的影响,特别重视诺言。他年幼时孤贫,有善行,被乡里人所推许佩服。后汉高祖刘知远在晋阳起兵,驻扎在上党,史弘肇当时任先锋都校,听说李崇矩的名声,召他来担任亲吏。史弘肇总领禁兵兼任京城巡检,常常残杀军民,身边的部属害怕,慢慢都离开了他,只有李崇矩侍奉他越发严谨。乾祐三年,史弘肇被诛杀时,李崇矩得以身免。后周太祖郭威与史弘肇向来交情很好。广顺元年,郭威即皇帝位,建立后周。郭威继位后,访求史弘肇的亲属故交,找到李崇矩。对他说:“我与史公得到后汉的厚恩,同心尽力,共同辅助王室,被奸邪构陷,史公最终遭到大祸,我也仅仅得以身免,你是史氏家的故吏,请你替我寻找他家的亲属,我要怃恤他们。”李崇矩推荐史弘肇的舅舅福(名福,姓氏不详)。李崇矩历来一直主持史弘肇家的家事,把财产都收集起来,登记之后交给福,郭威称赞他,把他安排在后周世宗柴荣的军中。

李崇矩不仅重视言诺,而且会打仗,能处理军中事务。他跟着柴荣征战高平,因战功转任供备库副使,又改任作坊使。柴荣去世,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命李崇矩向南唐告哀。李崇矩回来后,被任命为判四方馆事。到了后周的建隆四年,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叛乱,宋太祖命李崇矩率领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驻屯河阳,李崇矩率领所部兵马进攻大会砦,将河阳攻克,斩杀敌兵五百人。之后,他改任泽、潞南面行营前军都监,与石守信、高怀德、罗彦环在碾子谷共同大败李筠的部队。

李崇矩是个孝子,官位显达之后要重新埋葬父亲。泽、潞平定时,赵匡胤派李崇矩先入城,收管图册,管理府库。李崇矩上言说:“上党是我的故乡。我的父亲原来草草埋葬,希望能让我护送棺材回到京师。”宋太祖答应他的要求,赏赐很多。部队回到京城,正遇三司使张美出任地方官,朝廷任命李崇矩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充任三司使,跟从宋太祖征讨李重进,回朝后任宣徽北院使,仍然判理三司。

或许是学佛学道的缘故,李崇矩对待叛乱之人的家属深表同情,没有斩杀,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乾德二年,李崇矩代替赵普担任枢密使。乾德五年三月十七日,李崇矩加官检校太傅。当时剑南刚刚平定,禁军军校吕翰聚众作乱,军队中很多士兵都逃亡,加入叛军的阵营。谏官上言请求诛杀他们的妻子儿女,宋太祖犹疑不决,告诉李崇矩。李崇矩说:“叛亡之徒固然应当诛杀,然而根据名册应当诛杀的有一万多人。”宋太祖说:“我惟恐有人是被他威逼驱使而作乱,并非出自本意。”于是下令全部释放。吕翰的叛军士兵听说后,渐渐自行回家。不久,吕翰战败灭亡。

李崇矩生病的时候,赵匡胤要给他高级别待遇,吓得他不敢享受————或许他已经看出了里面的玄机。开宝元年伐北汉,军队班师回朝途中,赵匡胤任命李崇矩为后殿,驻扎在常山。恰逢李崇矩染上疾病,赵匡胤派太医诊治,命他乘凉车回京城。李崇矩叩头说:“凉车是天子的座车,让我乘坐此车是加速我的死亡啊!”坚决谢绝推辞,没有乘坐。

如果他坐了,或许就有了另一种结果。即便如此,他还是被人诬告了,被贬谪出京。当时赵普任宰相,李崇矩把女儿嫁给赵普的儿子赵承宗,两家交情友善,宋太祖听说后很不高兴。有个叫郑伸的人,在李崇矩门下当门客仅十年,性情险诈没有德行,李崇矩对他慢慢疏远,郑伸怀恨在心,上书告发李崇矩的阴谋。李崇矩不能自己辩明,宋太祖不予查问,让他出京任镇国军节度,赐郑伸同进士出身,任命为酸枣主簿;仍然赐给李崇矩器币、裘衣、银带。也就是说,李崇矩到底有没有犯案,证据已经不可考,郑伸的告发是不是诬告也不可考。从宋太祖赵匡胤对待两个人的态度来看,赵匡胤相信了郑伸的告发,不然不会赐郑伸同进士出身,任命为酸枣主簿的;同时不追究李崇矩的过错,因为李崇矩和赵普是儿女亲家,株连太多。或许李崇矩主张的宽以待人的风格让赵匡胤受了影响,也对他宽容起来,而赵匡胤所忌惮的仍然是他和宰相赵普的姻亲关系。

李崇矩善于治理地方,常常加以抚恤,还拿出自己的钱分给士兵,已经做到了佛道所崇尚的博爱之道。宋太宗即位后,黄河常常决口,诏令李崇矩乘驿马从陕到沧、棣,巡视河堤。这年秋天,让他出京任邕、贵、浔、宾、横、钦六州都巡检使,不久,改任琼、崖、儋、万四州都巡检使,部下军士全都害怕远行,李崇矩拿出所有的器皿金帛,一共值钱数百万,全部分给军士们,他们感动喜悦。当时黎族贼寇扰乱边境,李崇矩到他们的洞穴一一加以安抚慰问,把自己的财物赠送给酋长,黎人都感德归附。他任满回朝,被授予右千牛卫上将军。后来接替宋偓,担任右金吾街仗兼任六军司事。

李崇矩的信仰让他不惧自然险境,而无所畏惧的精神反而让他屡屡来去自如。他在岭海四五年,丝毫不以炎凉荒瘠为忧。以往渡海的人常常停船靠岸等待有利的顺风,有的等到十天,有的等到一个月,李崇矩越海来往都是当天渡过,从不滞留,跟随的士卒僮仆都安然无恙。

李崇矩从小就以善行闻名乡里,似乎与佛道行善积德思想有内在联系。他后来崇尚佛道也似乎和他的纯厚性格有关系。但从他和赵普结连姻亲的事情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头脑简单之人。他的宽以待人确实缓解了政治危机,但他带兵打仗,斩杀敌兵,就有点违背佛道不杀生的理念了。那么,他信奉佛道除了掩藏行迹之外,是不是为了赎罪?抑未可知。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宗教信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