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高情商父母都是情绪管理高手!掌握3个技巧,轻松关闭坏情绪

2020-08-31新闻4

做父母前,我们都曾幻想有个天使宝宝,一切岁月静好;

做父母后,我们才惊觉现实的残酷,熊孩子们常常一秒能把你气疯掉。

当父母的都知道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尤其是影响孩子的情商发展。可是,面对熊孩子,情绪一上头,有时就难以控制。

所以,接下来,我将从父母的情绪管理与孩子的情商发展之间的关系,父母遇到坏情绪如何快速抽离关闭,这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经验,希望对各位宝妈宝爸有所帮助。一、孩子的情商从何而来?

智商和情商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两把钥匙,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意识到情商的重要,因此把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那么,什么是高情商?简单来说就是知进退,懂分寸,既不为难自己,也不让身边的别人难受。而能达到这个目标,主要依靠两种能力:区分情绪和管理情绪。区分情绪,主要是能够感知自己或者他人的情绪;管理情绪,是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知道在合适的时候,展现合适的情绪。

那么,孩子能从哪里学得这些能力?显然是从与他接触最多的人,这个人通常也就是父母,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从父母的情绪和行为当中,孩子找到规则和方法,去模仿,去习得。

因此,父母是孩子情商课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位。二、父母情绪的开关,决定孩子情商高低

父母的情绪如何影响着孩子的情商?这里我想说一个我朋友的故事。有一次。我们本来是在聊各自在养孩子时遇到的一些糟心事,可她突然话题一转,说了一句:“她发现自己每次教育孩子时,越来越像自己曾经讨厌的父母的样子。而且我还控制不了,太讨厌自己了。”

孩子小的时候,弄坏了玩具或者弄脏了衣服,她总是忍不住一通责骂:“你看看你自己,脏成了什么样子,人家小雷(邻居孩子)比你还小两个月,身上干干净净,玩具也知道看好,不会给别的孩子拿去。你怎么就这么挫啊,自己的玩具都看不住!”

朋友孩子上小学了,放学后做完作业,想让她陪着在客厅看会动画片,她也会忍不住抱怨:“没看见我正在给你洗衣服吗?厨房里的碗还没刷,你自己看会儿不行吗?给我帮不上什么忙,就别老给我找事了。”

我的朋友说,她现在特别难过,面对孩子时,总会控制不会自己的情绪,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就像从前她的父母对她那样。每次说完伤人的话,又会立刻后悔,现在越来越讨厌自己,好像自己也成了“曾经最讨厌的父母”的样子。

是啊。长大后,我们才发现自己渐渐变成了父母的样子,而且身上还有当初自己最讨厌的特点。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有时还能将这种影响持续到第三代,甚至更久。所以,“父母”这个职位不是生了孩子就顺利获得了,而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上岗胜任。情绪管理也一样。

三、掌握3个技巧,立马关闭坏情绪!

情绪如猛兽,往往来得迅速。这种时候就需要父母掌握一些小技巧,快速关闭坏情绪,直面问题本身。建议宝妈宝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入手:

1、深呼吸3次,静止30秒,再行动;

当你发现自己的耐心值已经降调最低,情绪马上就要爆发时,先告诉自己:深呼吸,至少三次,30秒后,感觉到肌肉放松下来,再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深呼吸可以呼入更多的氧气,心跳减缓、血压降低,让原本不冷静的大脑得到放松,放松后的大脑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或者先到另一个房间,呆上30秒再出来,给情绪一个缓冲的地方。这个情绪缓冲的地方最好是卧室或者书房,就是平常能够让你感觉安全、舒适、放松的地方。

2、问自己:这是谁的问题?谁主导,谁协助?

“做父母的都为孩子操碎了心,可为什么孩子总不能明白我们的苦心”这恐怕是不少父母欢聚一堂时,最常发表的感慨吧。有一句朋友圈传播甚广的金句:父母一生都在等孩子一句“谢谢”,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一句“抱歉”。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亲子之间这条认知鸿沟呢?我想这与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关。父母们面对亲子问题时,往往难以区分“这是谁的问题?”,出于父母之爱,总想着替代孩子来解决问题,也不信任孩子能够解决问题,或者认为自己处理,可以尽快解决,不想太麻烦。

久而久之,父母包揽了太多孩子的问题,孩子无法获得自主权,或者变成顺从懦弱,或者叛逆反抗,这两种情况,随着孩子的长大,都会引起父母的不适感,而这种不适感又会激起父母内心的不甘、抱怨,甚至指责,认为“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毫无长进。”

其实,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需要学习的课程,起点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零起跑。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尤其需要学习辨认问题的归属,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当父母面对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想一想是不是没有搞清楚问题的归属,又在替代孩子处理问题了?当父母明确了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协助者、支持者,也就可以更客观和理性地思考问题,该如何协助孩子来完成,而不是我该如何做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

3、使用接纳式沟通句式:我-信息

“和孩子成为朋友”,不少年轻人会这样设想自己未来的亲子关系。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朋友式的亲子关系,更加轻松自在。那为什么朋友式的关系会让人感觉更舒适呢?这主要源于朋友间的边界感,以及沟通方式,往往是表达我的感受、需要或者期望,而非对朋友有要求,你该如何。

这就是接纳式的沟通方式,使用“我-信息”句式,而非“你-信息”,这样才会给对方带来一种尊重、包容、接纳、协商的感受,而这也是孩子需要的心理体验,真正被当做一个“人”,而非附属者。

举个例子,当父母在家办公时,常常遇到孩子的各种打扰和阻挠,使得自己无法静心办公,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要对孩子抱怨,甚至发火。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学会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我-信息”的句式表达出来。

比如“妈妈正在工作,你来这里会打扰妈妈,我就无法安心工作了。你不是想让妈妈陪你看动画片吗?只有快点把工作做完才能陪你看动画片,你在客厅先玩一会儿玩具,等等妈妈好不好?”

这种方式可以慢慢给孩子灌注一种理念:我不是不重视你,只是现在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需要你配合一下,给予一点帮助。这种理念下,亲子间是协作关系,也容易帮助父母管理好情绪,和孩子建立“朋友式”的亲子关系。总结:

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三个技巧,能够帮助父母遇到问题时,快速关闭负面情绪:深呼吸、区分是谁的问题,以及使用“我-信息”的表达句式。自我介绍:宝妈一枚,努力为孩子挑选好书,相信阅读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关注我的头条号@加油鸭给孩子选书,获取更多育儿经验分享。

#情绪#父母#孩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