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你撕碎的是孩子的作业,撕毁的是孩子的一生

2020-08-31新闻6

这几天看到了一条令我心痛又愤怒的消息,有一个开学二年级的小女孩,被妈妈打了一顿,作业被撕的粉碎,散了一地。打的理由是作业写的太草看不下去,写作业时磨蹭不专心。被打后的孩子,带着满心的委屈,难过的不得了,哭的撕心裂肺。

笔者看得出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但实在找不到理解和原谅的理由,甚至可以说是冷血和恶毒。这样的情景绝非个例,在很多家庭出现过。这些家长自以为自己有着被天然赋予的管教的权力,又可以很轻易地给自己的行为披上“负责”的外衣,因而不会想到,就算是孩子有错在先,也没有权利撕孩子的作业。因为,你撕的不仅是孩子的作业,撕碎的却是孩子辛苦的一笔笔写出来的成果,撕毁的是孩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乃至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那些作业,大人要想工工整整的写好,都是需要花费心思和功夫的,孩子正处在从0到1的学习期、适应期、熟练期,有时出现不完美是很正常的。而且,孩子的学习态度直接决定作业的质量,这要基于良好的习惯、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带来自信心和学习的劲头,这些均源自大人的悉心引导、耐心、肯定和鼓励,激发并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挖掘潜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这样的状态下,还担心孩子不爱学习吗?还担心孩子做不好作业吗?

所以很想问问那位妈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些你做了吗?是怎么做的?你不想看到孩子的作业做成了这样,可你自己没有责任吗?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孩子犯下的任何错误,都和家长有直接关系。孩子犯了错,你生气的同时,先从自身找原因,再和孩子一起发现各自的错误,互相监督,共同改正,这才是教育。

孩子的作业写得不工整,有没有错呢?的确有。让不让人生气呢?的确让人生气。在家长看来,就那些作业用点心就很容易写好了,但正处在学习中的孩子,写起来本就具有一定的挑战,如果大人缺乏耐心又老是催促,很影响孩子的状态,孩子本来就很辛苦,又带着各种恐惧和无助,这种感觉大人经常体会不到。

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把作业做好,即使不爱学习,他也清楚作业完成得好会得到表扬,自己也开心。可是不少家长就是对孩子缺乏耐心和鼓励,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总觉得写作业很容易,按照自己的速度标准强迫孩子,很快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被磨灭了,做作业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没有好的状态,怎么能做得好作业呢?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那就先好好学习一下别人家的家长。

所以,作为家长,你如果没有悉心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能力,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支持和鼓励,就是没有尽到教育责任,有什么资格撕孩子的作业?你在孩子的教育上犯下的错,凭什么让幼小的孩子来承担?这是有多狠心?作业本是孩子的,作业是孩子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是孩子辛苦的成果,更是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的希望,而其中的希望也是由家长担任播种者,你却亲手撕毁了孩子的作业,等于把希望变成了绝望,学习是孩子最痛苦的事,孩子的一生都会深受其害。你撕碎的是孩子的作业,撕毁的是孩子的一生。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足教育功课并在孩子身上努力做到。当看到孩子的作业做的不理想,首先和孩子一起交流,找到真正原因。

也许,是孩子太累了需要适当休息;也许,是孩子掌握的还不太熟需要多练;也许,是孩子心中有压力需要释放;也许,是孩子有不开心的事影响了状态......

无论如何,都不要把孩子的作业撕碎,做的再不好也是孩子辛苦努力的成果。在充分的交流和鼓励过后,有的时候可以把撕掉重做作为严格要求的手段。撕掉的都不要扔掉,引导孩子自己保存好,一起放在文件夹中,或贴在桌前作为激励,有时候可以拿出来让孩子看一看,给孩子努力做得更好的动力,让孩子亲眼见证自己努力获得的进步,大人及时夸奖,这也是作业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作用。

家长朋友们请记住,永远不要做撕毁孩子作业的凶残者,因为你的凶狠就是孩子的绝望,你的耐心和鼓励,才是孩子成长的源动力。你也曾有过孩童时期,也同样期望过父母是你最强大的精神后盾。子女教育之路道阻且长,但无论如何,教育都是为快乐而生,孩子犯下的错都是良好的教育时机,利用好就会带给孩子成长中的快乐,大人更欣慰。

关注【小虎教谈】,解开教育困惑,回归教育本真,共同守护孩子的成长。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孩子#一生#家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