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清末科举考试如儿戏,考生带书进场考官视若无睹

2020-08-31新闻8

科举考试作为隋唐以来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然而,有考试就有作弊,为了防止作弊,皇帝们也是绞尽了脑汁。

清朝前期,科举考试实行严格的搜检制度。进入考场的考生,“皮衣去面,毡衣去里”。春寒料峭,士子们只能穿着掉线头的衣服,在考房中哆哩哆嗦地答试卷。

清朝参加科举考生所带的小抄。

考生们带的篮子里只允许带最基本的书写工具和吃食,不许夹带片纸只字,书籍更是违禁之物。悲催的是,篮子中馒头、饽饽、包子之类的食物,还要被搜检人员用刀切成好几瓣,以防里面有小抄。

不仅如此,考生还要宽衣脱鞋、散发张口,接受搜身。更有甚者,连内衣内裤都要接受检查,如果你的内衣内裤是双层的,可能就会被无情地轰出去。这可真是让读书人脸红害羞的事。

在严格的搜检之下,作弊概率大大降低。

清朝科举考生所带的小抄。

到了同治、光绪年间,由于在位皇帝的年龄普遍偏小,负责考试事宜的诸王大臣责任心大减,对夹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很严肃的科举考试作弊成风,差点变成了开卷考试。

入场考生有的带石印小书,有的将小抄藏在食物、衣服、鞋帽或者砚台底部,只要给官差上足“菜”,搜检便能顺利通过。

据记载,光绪壬午科(1882年)考试时,顺天府考生有一万六千人,入场时熙熙攘攘,只听到官差高唱搜过。从此之后,搜检基本名存实亡。到了光绪后期,考生们堂而皇之地拉着满载书籍的四轮藤箱进考场。

清朝进士发榜圣旨。

入场搜检既已废弛,监考就更形同儿戏。同治四年(1865年)会试,考生的书居然掉在了地上,差吏捡起来交给主考官,主考官不仅没有处理作弊考生,还揣进袖子,回护道:“怎么把账簿带入考场了”,说完,还将书递给该考生,然后扬长而去。

同治十二年(1873年)乡试,一考生篮子里面的书纷纷掉在地上,主考官装出一副看风景的姿态,视若无睹。

不仅乡试、会试作弊成风,就连殿试,也有考生将书籍夹带入殿,摆在桌案上,对此,无人过问。监考的大臣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将抽烟的人叫出殿外。

同治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考生的具结书。

除了搜检废弛、考场纪律败坏之外,找人当“枪手”也在清末愈演愈烈。据记载,广东有一观察使,做诸生时,最爱当替考。进入官场多年,仍不改旧习,凡是县试、府试、院试,他必去卖文章,或充当替考。由于他每年都会改名换姓当替考,所以被当地人称为“一棵葱”、“一条鞭”。

考试作弊,自古有之。然而,像清末这样明目张胆的,还是少见。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最做不得假的就是教育机制,尤其是育才、选才的机制。但是,科举作为当时选拔人才的主要机制,被人为地破坏,难怪当时官员的素质江河日下。

参考资料:刘体仁《异辞录·卷三》,徐珂《清稗类钞·考试类》

(“小历史”作者顾芳)

#清朝#科举#考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