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直播带货泡沫碎了!醒醒吧,直播不是企业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2020-08-31新闻8

如果说2019年什么项目最火,非直播带货莫属 。

从2019年淘宝双十一超过200亿的直播带货的规模,加上李佳琦和薇娅,直播带货的天王和天后现象级的爆发,让无数网友看到巨大的风口到来。

直到因为疫情各种线下服装店、超市因为封锁纷纷转战线上,各种老板CEO直播下海,一派生机盎然, 罗永浩等人也随后加入,更不乏跨界的明星。

今年上半年,直播带货真正陷入了疯狂。

直播带货翻车不断

就在普罗大众摩拳擦掌、磨刀霍霍准备进军直播带货行业的时候,明星直播带货翻车的消息频频传出。

7月8日小沈阳在一场直播中卖一款白酒,其斩获的订单仅为20单,居然第二天还退货16单;

上海某爆款茶具,邀请了艺人叶一茜在淘宝直播中进行推广,最后结果,“我们客单价是200多,叶一茜卖出去的总金额不到2000元。”

去年,李湘直播卖貂,一件都没卖出去,

卖黄景瑜代言的奶粉只卖出了77罐;

王祖蓝直播,10万人看直播,58元这么低的单价却只卖掉了66盒产品;

从今年4月1日开始直播到现在,罗永浩的直播数据一路下滑。可谓惨不忍睹,在带货的100多天里,巅峰销售额可达1.68亿,低谷仅有0.05亿;粉丝也跌到了176万。

最重要的一点,网红直播带货被诟病最多的就是产品质量问题,不断有退货,不断有网友控诉直播带货谁来负责。

直播带货说凉就凉!

董明珠、马军、李迅雷纷纷下水,今年受到疫情因素,实体零售一蹶不振。

直播带货似乎成了企业的一根救命稻草,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考虑用主播带货还是用明星带货。

回归理性,直播真的可堪重用?企业的到底要不要选择直播带货?

企业直播带货必死

直播之所以能火,其实是兼容了线下零售和内容电商的优点。直播可以传递实物的视觉、听觉信息,以及网红代为感受的嗅觉、味觉、触觉。

夸张的销售技巧配合十足的低价,在唤起感性心理的同时,还可以实时互动打破用户的理性防御,在配合网红、明星粉丝流量 。

说的直白点,带货是个立即达成的立即结果,寻的是短期利益,伤的是长期价值。带货的逻辑是促销,目的是要你购买。通过降价刺激消费者。

然而降价是个无底洞,降价必死。

另外,对于直播带货的网红而言,他们不是品牌拥有者,不对品牌的长治久安负责。他们只对眼下的销量负责。

他们善于夸张的销售技巧唤起用户的感性心理、拉升用户的心理预期,用户在实际使用产品时,即便产品质量十足,也很难得到超预期的满意,甚至根本不满。

雷军说“口碑的真谛是超越用户的期望值。 ”感知质量就是品牌利用顾客体验放大产品优势的媒介。

但是产品优势已经在网红直播环节透支了。

所以直播是在透支你的品牌力。

直播的价值在品牌而非带货

毋庸置疑,流量在直播。据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7月,“抖音”日活用户达到3.2亿。

可以说抖音就是一个新的流量池。

作为一个技术迭代的产物,从纸媒、电视到直播,直播的先进性值得肯定。

然而,直播被用错了地方。

直播这一利器,更适合带品牌,而非带货。 带品牌的逻辑是传播与认同,目的是要你知道并参与。通过先进技术给用户先进的用户体验,更贴合的品牌认知的交付。

带品牌是个潜移默化的浸入式过程,寻的是长期价值,求不得短期利益。直播的强互动性,恰好适合推广、宣传品牌。

这就好比你在用牛刀杀鸡,甚至是杀鸡取卵。

直播带货是柄双刃剑

哪些企业适合直播带货呢?

这么说不是一棒子打死直播带货,我们统计了直播成功的KOL案例如:大金、虫虫、左娇娇、管阿姨等知名网红,总结了4个产品特点:

1、新品牌、新品类

我们都知道,消费者购买行为特点是:缺乏安全感,对专业的品牌更相信;不易改变、先入为主。所以,回想下我们去超市买洗发水的经历,一边是海飞丝一边是不知名的,你怎么选 ?这就是新品牌面对大牌的困境。

不过在网红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下,消费者购买行为逻辑发生了改变,没有对广告的抗拒:产品得以全方位展示;基于网红的信任愿意相信新事物、低价诱导是错成本低;

在这样的模式下,品牌商做好品质、售后,提升品牌形象,配合其他渠道和策略,让品牌逐步成长。

2、小众产品、三农产品

市场中有很多需求是分散的、小众的,容易被主流人群忽视,比如小家电、陶瓷工艺品等。但是放在全国市场,这类需求可以形成很大的规模;

比如出镜率超高、火遍ins的实用网红小家电,从国民黑暗料理升级为第一网红的螺狮粉;卸妆类、防晒类等也是长期霸占网红销量排行的产品。

红直播作为一个兼具生活购物和社交娱乐的平台,用户可以经常和网红交流使用体验;

直播作为一个有效的传播方式,不能被神话,对企业而言,更要用对方向,才能发挥直播带货的红利期。

#罗永浩#带货#企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