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些与古人开学有关的知识,你都知道吗?

2020-08-31新闻3

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的脚步渐渐来临,开学的日子终于要来了。在古代,开学也和现代一样有固定日期,有开学典礼,还要缴纳学费吗?和小普一起来看看吧!

清代 焦秉贞作 《孔子圣迹图》(资料图)

古人什么时候入学?

一般来讲,公学、官学的开学时间是有规律的。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汉代学生开学主要分三个时间:“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冬季入学”成为了主流。后来,冬季入学成为古代乡村小学较为普遍的选择。一年三个学期的制度一直流传下去,宋元明清各朝亦是如此。

明代 仇英作 《村童闹学图》(资料图)

古人也要交学费吗?

《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所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无论学生家里多么贫穷,只要送给他十条干肉,他便会收为弟子,悉心教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对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就把学生入学时送给老师的礼物和所交的学费统称为“束脩”。

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脩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古人也有“开学典礼”

古时的入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一齐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礼记·王制》中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泮池”指的是周诸侯时期学校前半圆形的水池,因此入学礼也被称为“入泮礼”。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规定,入泮礼有四个环节: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

苏州府学旧址大门泮宫牌楼(资料图)

古代的贫寒学子有机会受到资助

唐代的中央政府会给省试或制举落第者发放回家的路费,对于有举名但因生病不能参加科考的举子,朝廷会负责其医疗;地方政府会免除举子的渡船费。宋代的乡镇举子可以凭“券”免费居住官驿、使用官驿交通工具。明代鼓励民间资助办学,创立了许多义学机构。清代甚至兴起了专门资助贫寒学子考试的宾兴会。

如今全社会都十分重视教育,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也更加便利,不必“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但“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应当被不断地发扬与传承。“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愿每一个人都能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以丰富的知识充盈自己的人生!

#民俗#诸子百家#古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