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士兵日记|"大功三连"的士兵这样记录最后一场对抗演习

2020-08-31新闻6

本期“士兵日记”有两位主角,一位是在第83集团军某旅“大功三连”服役5年、即将退伍的下士王前猛,他在日记里记录下了自己最后一次参加演习的故事和心境;一位是第77集团军某旅新兵月斓霖,他在日记里记录下了自己第一次上高原驻训的经历和感受。

来吧,让我们静静品读这一组原汁原味的士兵日记,感知共和国士兵最朴实无华的情怀。也让我们一起祝福老兵王前猛,祝他回到地方后生活幸福;祝福新兵月斓霖,祝他在军营每天都有新进步!——编者

我的最后一场对抗演习

■第八十三集团军某旅“大功三连”下士 王前猛

题图为王前猛演习结束后留影。李赞摄

7月12日 小雨

出发,我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次演习于昨晚正式揭幕。

先期的疏散隐蔽地域,是在距离驻训点不足20公里的××镇,我们在一片荒地上构工伪装。不得不说,新配发的单人帐篷睡起来还挺舒服……

今天天刚亮就下起了小雨,我们将车辆重新编队停在公路边,就地展开训练,一直练到晚上才转移到一座废旧的厂房,在那里度过一夜。凌晨3点半,轮到我站岗,天色阴沉,雨脚细密,大地正在酣睡。目光扫视暗处,神经紧绷,想起一位连主官的话,“一个能打仗的兵,即使睡觉也要睁着一只眼睛。”

7月30日 阴转雨

这几天很累,但还好,正是我所期许的。

天公不作美,好像在故意捉弄我们,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导调组也要求严格,光转场就组织了四五次,实在把我们折腾得够呛,有人累得躺倒在伪装网下“认怂”:“毙了我吧,这实在太痛苦了……”

玩笑归玩笑,该认真时一点也不含糊。演习态势有些胶着,大家都紧绷着一股劲,仿佛在等待暴风雨的来临。

入夜,我担任潜伏哨,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区域侦察。蚊子很不友好,从我趴在那里就开始发起攻击。我只能忍着,不敢发出任何声响,不到一刻钟就被叮出10多个包。此时有点后悔,忘了穿雨衣,当了这么多年兵,最后一次参加演习却在与蚊子的对抗中“大意失了荆州”。

8月5日 多云转晴

红蓝实兵对抗,最盼望的时刻,终于到来。

因为要退伍的缘故,我希望这场演习能给自己留下深刻记忆,所以格外投入。此次演习的背景不便多说,反正非常贴近实战就对了。鉴于敌情和地形,我们只能采取步兵和工兵前突、载员引导步战车通过的战术。出发前,连里组建突击队执行先期破障任务,我主动请战。

整整8公里,全是障碍:反坦克锥、堑壕、混合雷场……为了增加难度,导调组提出要对每个地段进行3次爆破,要求我们突击队全程使用战术动作跃进。正值雨后暴晒,湿气蒸腾,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战斗,“虐人”程度可想而知。但为了给后续部队开辟通路,能用不能用的招都用上了,能走不能走的路都走了,大家都拼尽全力,“杀”红了眼。

闯过这一关,又遇到一道30多米长的蛇形铁丝网。此时,正是红蓝双方鏖战最较劲的时候,阵地前沿布满了发烟罐,目光所及之处都被浓烟笼罩。看到时机成熟,我一跃而起,带着工具踏着泥泞往上冲,先是排爆,然后剪断铁丝网……在完成破障的那一刻,我长舒一口气,突然产生一种错觉:这硝烟竟是甜的。

一路拼杀,一路闯关。此时,我才发现有几个战友已经“阵亡”了,而剩下的几个,因为天气太热和紧张劳累,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体力透支和小腿抽筋现象。我的头有些眩晕,但心底有个声音一直在嘶吼:“别倒下,一定要挺到最后!”

可我忘记了,愿望是美好的,“战争”是残酷的。在夺控要点的紧要关头,就在我们即将完成任务、赢得最终胜利时,我却因一次操作失误被导调组“裁”掉了!那一刻,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即使是现在,也依然如此。

人生为什么要有缺憾?我告诉自己,有了缺憾,方知珍惜。

别了,我的最后一场演习!我觉得我会在往后的一个个夜里“复盘”……

月斓霖入伍前后对比照。吴文豪摄

“斓霖,斓霖,该起来站岗了。”一双冰冷干裂的手把我从甜蜜的梦乡里拽出来,抬腕一看时间,凌晨两点半。对,是该接哨了……

钻出防寒睡袋,戴好雷锋帽,披上厚重的羊皮大衣,我迅速进入执勤状态。掀开帐篷门帘,寒风裹挟着雪花吹在脸上,我不禁打了个冷颤。虽然此时正是盛夏,但我并不惊讶,因为在高原驻训,一天经历四季是家常便饭。

也许很多人都和我有一样的感触吧——记不清父亲给我讲过多少次,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当兵,庆幸的是,我弥补了他的遗憾。很多人都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但在我看来,“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肯定是真的,“当兵后悔两年”却是假的,因为,自打踏入军营,我从未后悔过。

凌晨3点,虽有一些困意,但我必须强制自己保持高度警戒,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突然有两道光从头顶划过,是流星,真美啊!

感叹油然而生,思绪也随着飘远。回顾入伍这10个月,确实与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什么炫酷震撼的场面,更多的是说不尽的酸甜苦辣、看得见的砥砺成长,以及不入伍就永远不会懂的战友情。

在新兵连的3个月,与生俱来的好强性格,使我在任何一个课目都不甘落后,但刚开始时,我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忘不了第一次队列训练时的笑话百出,忘不了第一次紧急集合的慌乱无章,忘不了第一次扣动扳机时的激动与紧张……但更忘不了,这诸多“第一次”过后的“拔节生长”和努力付出得到的收获。

在学兵连的4个月,工作节奏陡然加快,我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种专业知识,军事体能大有进步,训练成绩显著提高。印象最深的是,当我听说过段时间部队要到高原驻训,内心那种既期盼又担心的“纠结感”:真想去啊,可连队领导会让我去吗?高原条件那么苦,去了我能适应吗……时间过得真快啊,一切好像发生在昨天,而此时此刻,我已身在高原。

高原,是别样的世界,另一种存在。空气稀薄缺氧,昼夜温差大,刚到第一天,我就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班长告诉我,这是正常反应。在班长和战友们的精心照顾下,我逐渐适应了高原环境,工作训练开始步入正轨。

但高原驻训的苦和难,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这里手机信号微弱,给家人打电话、发信息报个平安,都得爬到最高的山头。别看只有短短的几百米路程,那叫一个筋疲力尽,不过还好,就当是体能训练了。把苦累当做磨砺,心情就会好很多,比如早上天冷穿棉服,中午天热穿短袖,晚上又为御寒套上厚重的羊皮大衣,我们一天多次上演“换装秀”,感觉自己身上多了“明星范儿”。当然,这个明星,不是T台上的模特,而是奋战在世界屋脊、一脸高原红的战士。

入伍10个月,经历10个月的摸爬滚打、挥汗如雨、淬火磨砺,练就了此时坚毅刚强的我。寒风、冷雪,继续吹打在脸上,我望着山的那头,有亮光,有村庄。能在雪域高原守卫祖国、守卫百姓,这种感觉——真好!

#国内军事#高原#士兵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