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我培养考上985大学的儿子的方法: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培养(一)

2020-08-31新闻8

我是研究少儿学习规律的一个老师。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智力发展期是6岁之前,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是聪明的孩子。我倡导老师不要带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

如果你是聪明的,我只要你的心能保持纯洁,不被社会很多垃圾的东西污染到你,那你将来就会是一个很出色的人。一个人除了出生就眼睛瞎或者耳朵聋,或者眼睛瞎耳朵又聋这样的人,或者是一出生就是唐氏综合症,这样的孩子由于先天就“耳不聪,眼不明”因此不聪明。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出生的孩子是不正常的孩子,那么这样的孩子他不聪明之外,剩下的孩子都有可能是聪明的孩子。

在规定的时间(六岁前)完成一个人在婴幼儿时代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的,这样的孩子都是有聪明的可能的。我们的家长一定要满怀热情,心里在想着自己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这样子你的孩子也将在这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按照你的心思去成长。你认为他是聪明的,那他就有可能是聪明的。如果你认为他不是聪明的,他就有可能聪明不了。因为相由心生,我们心里所想一定会表露出来,对孩子做事情的态度也会有所表现,因此孩子也一定会有心灵感应,知道你对他是什么态度,好的态度使孩子多分泌多巴胺,进入积极进取的道路,取得预期的积极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美国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之所以会有那样的实验结果的原因。

我始终一直都在探寻,一个小孩他是怎样在什么事情都不懂的情况下,慢慢的懂得很多懂得很多。我始终认为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孩子的模仿能力也是最强的,孩子的感悟能力也是最强的,孩子的专注能力也是最强的。

其实不要以为出生的孩子他没有智力。我觉得出生的孩子也具备了成人所具有的一些智力。比如推理——比较——判断——确认——记忆,这些过程他都有开动大脑在思考。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孩子他能够听得懂妈妈的声音,他能够判断哪个声音是妈妈,那个人是他的妈妈可以有奶给他吃,孩子肚子饿了,然后他就会哭,一旦听到妈妈的声音,他就停下来看看妈妈,或者是他就把嘴巴张开,然后等妈妈把奶头对准他嘴巴的时候,他就开始吸奶。所有这一切活动,小孩的大脑都是在思索的,都是在运动的只不过是我们没有看到他大脑在活动而已。

孩子平时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爸爸”、“ 妈妈”这样的词。所以他在讲话的时候,最先开始基本上也是从“爸爸”、“ 妈妈”开始讲起。然后慢慢的就扩大他的词汇量,会讲越来越多的话。他这些话全都是因为平时很专注的去听讲,然后获得了这种词汇,然后牢记于心。等这个情形再出现的时候,他懂得发音,把他大脑思考的东西讲出来。婴幼儿懂得逗人发笑,这也是小孩调皮捣蛋的一个表现。他在努力使他所看到的人能够跟他一起互动,一起快乐。

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把它带到婴幼儿阶段。我们经常说小孩很棒很不错,我们把大拇指伸出来,小孩他也知道你在赞扬他,他也会发出会心的一笑。所以当幼儿开始成长的时候,每到小孩成长的一个阶段,比如说小孩懂得坐了,小孩懂得爬了,小孩懂得拿东西进嘴巴了,孩懂得脱衣服啦,小孩懂得走路了,小孩都懂自己吃东西,小孩也懂得说话了,每次他有一个进步,我们做父母的就给他一个赞许的大拇指大拇指。小孩就会很高兴,很满足,他知道你举大拇指的意思是赞扬他,因此他就会很高兴,这个时候的小孩已经懂得你的赞许,就是一种荣耀,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荣耀,因此他会很满意。我们大人都喜欢听到被表扬的话,都会很开心,所以我们做家长一定要经常表扬孩子,那孩子才会像战马一样“不待扬鞭自奋蹄”

未完待续。

#孩子#智力#家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