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百岁老人“逃离”养老院,又主动回来了!网友:真香

2020-08-31新闻13

“儿孙满堂”“含饴弄孙”,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晚年生活美好的憧憬和描述。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发展,传统家庭结构和居住条件的改变,“四世同堂”那样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暮年之时,是否入住养老院让不少老人发了愁。

然而,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的老人们对住进养老院的顾虑却越来越少……

“糊里糊涂”进养老院

张奶奶今年整100岁了。3年前,因为在家不慎摔伤,导致股骨头坏死,在医院手术后住进了嘉祥县金康医护型养老院。照顾张奶奶的护理员说,张奶奶只有一个女儿,年纪也很大了,张奶奶手术出院后,便住进了养老院。

张奶奶刚来养老院时,除了手术后需要各种照顾,还要帮助她做康复练习。日常接触中,护理员们发现老人不仅有些“糊涂”而且情绪也很低落,有时候还会乱发脾气。

养老院根据张奶奶的情况,叮嘱护理员要注意多和老人聊天,另外要求养老院心理诊室专业医生介入,对她进行心理疏导。

“我要回家!”

在护理员的精心照料下,张奶奶不到1年就完全康复了,不仅可以行动,还能生活自理。大家都为她高兴。身体情况好转了,张奶奶的思维也越来越清楚,动起了回家的念头,这却让大家犯了难。

张奶奶刚来养老院时,意识不清,不知道自己在哪儿。意识清楚后,发现自己不在家,女儿外孙也都不在身边,这让老人很生气。虽然家属时常来探视,还每天和她通电话做思想工作、讲道理,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也耐心地陪老人参加各种活动,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一天早上,老人情绪突然异常激动,大喊:“我要回家!”

还是养老院好

为了安抚张奶奶的情绪,养老院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和家属取得联系,将她接回家中。

让人意外的是,3个星期后的一天早晨,张奶奶在外孙的陪同下,出现在养老院的大厅里。和之前来养老院的情况不同,这一次老人喜笑颜开,催着外孙为自己办理入住手续。还主动和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打招呼,热情得像换了个人。

张奶奶和照顾自己的护理员说,回到家里没几天就想念她了。白天外孙们都上班了,女儿年纪大了忙里忙外也顾不上和她聊天说话。“我和闺女俩人在家大眼儿瞪小眼儿,也没个事儿干,还不如在这里乐呵”。

张奶奶已经在养老院生活了3年,不仅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心情也更加开朗。她是个老戏迷,养老院经常请来当地的文艺院团为老人们演出,这让她开心得不得了。没有演出的时候,还会和养老院里的老哥们儿、老姐们儿一起唱戏,自娱自乐。

多种模式推进医养结合服务

据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计生协负责人介绍,当地户籍人口78.6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3.6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42%,老龄化程度较高。近年来,嘉祥县统筹医疗、养老、医保等资源,不断完善医养结合相关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服务,探索多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张奶奶入住的嘉祥县金康医护型养老院,由嘉祥县金屯中心卫生院筹建,是山东省第二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主要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收治失能、半失能、失智、高龄老人,提供养老医疗服务需求。

此外,养老院还为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设置了棋牌室、阅览室、老年人集体活动室等场所。每年重阳等节日,都会组织老人开展集体活动。目前养老院入住98名老人,有不少入住时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经过医生的治疗、护理员的悉心照料,病情都有了好转。

政府主导,公办民办齐上阵

嘉祥县除了有金康医护型养老院为代表的公立养老院,还调动民间力量,建立民办民营的养老院、老年公寓,满足不同情况老人的养老需求。

位于老僧堂镇的嘉祥县怡康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是嘉祥县为农村特困失能老年人集中开展养老医疗服务设立的机构。老僧堂镇卫生院对服务中心房屋进行了改造,开通了集中供氧,设立了康复科门诊和病房,成立了专业医疗团队,将生活料理、养老管理、医疗服务、术后康复、安宁疗护等全方位医养服务有机融合。

同时,细化中心内功能分区,建立了无障碍洗浴中心和标准化洗衣房,扩建装修了厨房和餐厅,安装了暖气,设置了无障碍扶手、公共卫生间。配备了娱乐室、宣教室、棋牌室、健身广场等。

此外,嘉祥县还加强健康扶贫医保政策支持,将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纳入精准扶贫范围。住院报销比例为90%,其余自付部分由民政、卫生部门兜底,基本实现养老院老人看病就医全部免费,彻底解决了特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和医疗问题。

文并图/本报记者 席念楚

#养老#养老院#老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