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出师未捷身先病,首相也要拼“炎”值

2020-09-01新闻5

东京奥运会、中日韩自贸区、区域地缘关系缓和……作为日本史上在位最久的首相——安倍晋三,本来踌躇满志却遭遇了出师未捷,因病辞职。安倍现年66岁,2006年首次担任日本首相,在那时起,健康问题便一直是个问题。执政不到一年,2007年9月12日,安倍突然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辞职,理由是一种很不好治愈的疾病——溃疡性大肠炎。

没想到,事隔13年,2020年8月28日,他第二次辞职,都归咎于同一种疾病。安倍身患溃疡性结肠炎长达50年,这种疾病因安倍晋三首次对外公开,并且医学杂志上也发表了对谈式论文,使得这种疾病在日本,甚至全世界家喻户晓,因此这种疾病也被称为安倍结肠炎。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结肠炎性疾病,习惯上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主要发生在结肠的黏膜层,以溃疡和糜烂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即乙状结肠和直肠;严重时可遍布全结肠。国内的发病率尚缺乏精确的统计,一般印象是比欧美等国的发病率低,但近年来国内报道的病例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可能与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较以前提高有关。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至40岁的壮年,易反复、难治愈,治疗周期需两三年甚至更久。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以血性粘液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一天上几十次厕所,有的还会休克。因为长期腹泻,一般的溃疡性肠炎患者还常伴有营养不良和贫血。病情轻重不一,多数病人的病程缓慢,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趋势,也有急性暴发型。病变通常比较表浅,但少数病例可以累及黏膜肌层及浆膜层,引起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故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溃疡性结肠炎会癌变吗?

有学者认为,遗传、环境、高油脂饮食、自身免疫力缺陷、肠道菌群异常等都被列为发病因素。这种病以前在亚洲地区比较少见,一些医生认为,它与饮食有关,推理是,以前亚洲人吃粗粮多,所以发病少,而吃高油脂食物的美国病人就多,发病率为十万分之10到20,由于其容易反复,患病率可达十万分之60,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有这种病,但是现在中国和日本的发病率也在迅速提高。

数据显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患病时间越久,癌变的可能性就越高,尤其是全结肠炎其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上数倍,往往在发生慢性溃疡性大肠炎10年后开始癌变,而且患病超过10年后患肠癌风险是正常人的5到10倍。数据还显示,患病20年后,全结肠炎病人变癌的机会比左半结肠炎高一倍,癌变的平均年龄也比后者大约早5到10年;患溃疡性结肠炎迁延不愈的时间愈长,癌变的机会愈多,患病以后15年的癌变机会仅3%,其后,每年患癌的机会增加0.5-1%,30年以上癌变机会可达10%以上。因此,10年以上不愈的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应被视为“癌前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原则

本病为一种病程经历甚为特殊而又无特异治疗的疾病。发作期,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以纠正营养不良,提高血溶量,改善贫血,抑制合并症,并积极鼓励患者增强治病信心,坚持合理的治疗。缓解期治疗则力争保持缓解状态,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和缩短发作期限。

休息:暴发型和急性发作期病人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热退及腹泻停止后再逐渐恢复活动。慢性持续性轻型患者不能完全缓解时,也可从事力所能及的适度活动。

饮食与营养:应饮用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发作期不要吃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及谷类,不可饮酒及食用过多的调味品。严重腹泻者可流质饮食。一般患者可进低渣饮食,不必限制饮食种类。病情恶化者应予禁食,易于口外营养疗法。

解痉止痛:腹痛、腹泻可能因肠痉挛引起,可酌情选用药物。必须注意在中毒性结肠扩张时,禁用解痉剂及镇静剂,以免加重病情,致中毒性结肠扩张症。

纠正贫血:可酌情给予输入全血、血浆和水解蛋白等。病情活动期,尤大出血时,不可口服铁剂,因不但不能立即奏效反而加剧腹泻。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预防和护理

鉴于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病的病理还不是很清楚,要减轻患病甚至癌变的可能性,最好的方法其实还是预防,重在对有可能诱发本病的一些病因进行预防。

避免疲劳,避免情绪激动;如果发生了肠道感染,要根据病原菌进行积极的治疗,防止转为慢性肠道感染;对于药物或食物过敏者,应防止再接触和服用,并注意饮食营养,防止叶酸等保护物质的缺乏。在饮食上最好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渣又易于消化、对胃肠道刺激少的食物。

另一方面,要使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和饮食习惯,加强体质锻炼。如果腹泻严重,应该让病人卧床休息,保持病人的安定情绪,解除精神负担。如果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重症患者,更要注意观察肠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例如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或突然大量便鲜血,要让病人卧床、禁食,并迅速送往医院观察,以便及时有效地抢救。

#腹泻#贫血#肠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