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诸葛亮死后,刘禅派人查抄家产,为何在看到清单后却勃然大怒?

2020-09-01新闻9

自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相信无论是谁,只要一提起蜀国,第一个想起的一定不会是它的当家人刘禅,而是丞相诸葛亮。可以说,在当时的蜀国,诸葛亮虽然名义上是丞相,但在其他人眼中,他才是蜀国真正的统治者。若非后世之人对他的美化,诸葛亮此时的处境其实与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有几分相像了。

其实按理来说,刘禅继任的时候才刚刚十七岁,无论他究竟是不是历史中阐述的那么无能,一个十七岁的孩子与奠定了蜀汉基业的老臣,孰优孰劣自然一目了然。刘备虽然害怕自己走后无人能够压制住诸葛亮了,但迫于无奈,也只能在白帝城用威逼利诱的手段给诸葛亮来了个下马威。但是,活活叫了诸葛亮几十年“亚父”的刘禅,却一直未能将大权收回自己手里。

俗话说得好,在其位,谋其政。刘禅身为一国之君,即使自己再无心于政事,听多了身边人的耳旁风,自然也会对自己的这位亚父颇有微词。此时的刘禅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对于权力的渴望也达到了顶峰,但是就算自己的父亲在世之时,诸葛亮也是全权负责蜀中事务的,更何况自己这么一个“小屁孩”呢?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诸葛亮眼里的刘禅仿佛一直都是当年那个连《高祖本纪》都背不熟的少年。诸葛亮名义上是替刘禅“暂管朝政”,等他慢慢熟悉了之后再将大权交回他的手里,但是即使是在刘禅已经二十二岁,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候,诸葛亮依然以“不放心”为由,选择性忽视了自己之前的承诺。不仅如此,他还特派心腹董元为侍中,统宿卫亲兵“监管”刘禅,使得“后主益严惮之”。

此时的刘禅与诸葛亮,不就正如同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吗?我们小时候都会对父母亲的唠叨产生逆反心理,更何况身为一国之君的刘禅和他半路出家的“父亲”呢?

我们要知道,刘备的临终托孤是让诸葛亮辅佐,而不是代替刘禅执政。再加上诸葛亮在北伐之前,还在《出师表》中用貌似关爱的语气将刘禅狠狠批评了一顿,虽然在诸葛亮自己看来,这是他对刘禅爱护和关切的体现,但在刘禅心里,这都是诸葛亮看不起他,认为其无能的一种表现。但是自己即使再生气,又能对诸葛亮怎么样呢?

就这样,在长达几十年的压抑与恐慌之后,刘禅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因为压抑了自己这么久的诸葛亮,终于在五丈原去世了。

新官上任都要三把火,更何况刚刚体验到真正的皇帝滋味的刘禅呢?因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报复自己的这位亚父,让他明白,自己并不是他心里一无是处的那个“小屁孩”。

而刘禅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取消了诸葛亮立庙的权利,在东汉时期,名节对于诸葛亮这样的名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文人忙碌一生,就为了能留下一份身后名。诸葛亮为蜀汉操劳一生,却连立庙的权利都被刘禅剥夺了,这无异于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刘禅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其实有很大程度上是他对诸葛亮的逆反心理作祟。既然你看不起我,总是认为我不学无术,那么我也让你丢一回脸!

就这还不算完,没过几天,刘禅又声称有人举报诸葛亮家中横财万贯,于是便不顾众人反对,执意派黄皓等人抄了诸葛亮的家。但是一帮人浩浩荡荡的查了半天,最后却只落得一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的结局。

而在黄皓等人把抄家的清单交给刘禅之后,却引起了他的勃然大怒!他诸葛亮堂堂一个丞相,却只有这么一点家产,一定是他事先猜到了自己会派人抄家,派人将家产全都转移了!在他生前自己就处处受制,没想到现在也被他摆了一道!最生气的是,他不仅没能报复成功,反而还落得一身骂名,如此境遇,怎么能不让他勃然大怒呢?

#刘禅#诸葛亮#家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