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儿童习惯养成:为什么只有7岁的孩子,却学会了满嘴脏话的骂人?

2020-07-19新闻21

为人父母,倘若面对自己7岁孩子的辱骂,你会怎么处理呢?

以下文字材料整理自近期一位来访者的咨询案例。林先生说:我和妻子是大学同学,之后步入婚姻有了女儿。她今年7岁,那天我就说了她几句她不但不听,跟我急眼了还满不在乎的说我:“我屌你妈!”当时,真是气死我了。

因为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一门十分专业的学科,而我不懂,所以才耗费巨大财力聘请专业人士辅导。所以,我从妻子怀孕开始就有意识的做优生优育的胎教,出生后的整个学龄前期,我都给予了她我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兴趣教育、学前教育。

可是这个孩子却资质平平完全随了她妈妈的基因,我智商140她一点也没有随我。我对她付出了那么多不但没有任何回报,她却还学会了骂人我真是太失望了!

其实像这位来访者的问题,生活中很是常见。之前也在某平台上看到了一位家长的提问:我家孩子只有8岁却满嘴脏话整天跟家长对骂,我该怎么办?短短1个小时的时间同问跟帖100多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骂人的行为呢?

儿童习惯养成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所有行为表现都可以从其成长环境中,找出相关影响因素。

同时,心理学实验研究证实,人的行为习惯还会因为强化物、行为强化的不同,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强化物可以理解为:人为塑造目标行为而设计的“诱饵”。而行为强化则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骂人的行为正是负强化的典型体现。

儿童与成人相比,生理心理层面都不够成熟。她们不仅不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更容易因为强烈的好奇心而产生更多模仿行为。并且,其模仿对象的选择根据具有随机性。

如题所述,关于孩子骂人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相关因素:

儿童习惯养成的家庭环境影响

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年人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模式。尤其是缺乏良好沟通模式的夫妻,往往是一言不合轻则冷战,重则破口对骂,甚至彼此拳脚相加。

身处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的夫妻战场,成年人往往都只图自己痛快,很多时候根本不顾及这些家庭场景对孩子的错误影响。

说起暴力这个词汇,可能更多人会本能的联想到殴打等行为暴力。岂不知很多场景下语言也会成为对家庭关系极具破坏力的一种暴力行为。

与此同时,还有以家庭成员之间故意制造缄默、忽视、甚至直接无视对方存在的家庭冷暴力,都会对家庭成员关系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孩子出生之后,家庭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如果父母之间、成年子女与长辈之间,经常出现骂人的错误行为示范,那么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极其容易受到不良诱导。

从而通过无意识的随机模式,模仿成年父母的沟通模式“学会了”骂人,甚至沿用父母家庭暴力行为的模式来对抗父母的管教。

儿童习惯养成的社会环境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中没有骂人的错误行为示范,那就要考虑社会环境因素了。

例如:媒体影响、伙伴关系、学校同学关系等。

如今互联网的红利遍布各个角落,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让每个人都有了成为媒体人的可能性,但是不乏很多低俗内容的呈现者和传播者,智能手机、网络智能电视的普及更是加剧了这种危害。

要求父母们每天看着孩子也不现实,随处可见的各类低俗动画、影音视频等。而很多这些低俗内容的发布传播者,丝毫不顾及受众中的未成年人群体,给了孩子们错误的行为示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另外,孩子走出家门后,接触到的社会环境是个庞大的多元化人文环境。其中,除了家庭成员,孩子接触最多的便是那些来自学校、社区的伙伴关系了。

由于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不同,父母认知层次不同,直接缔造了完全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家教”不同,导致教育出来的孩子素养自然也会完全不同。

而学校、社区又是人口密集的场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很多时候家长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影响,但无法控制来自社会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影响。如果孩子经常接触社会环境中已经养成不良习惯的伙伴、社会人员等,长期效仿,也会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如何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除了父母,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要属老师了,但一个班级那么多的孩子老师们也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照顾到孩子。所以父母务必注意观察孩子身边的同学、朋友的素养,对于及时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及时正面引导孩子特别重要。

综合来讲,育人之路任重而道远,绝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彻底解决的问题。同时,孩子的行为模式,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父母以身示范并长期的坚持学习和应用实践,从而提炼出更多的育人智慧。

关于教育子女你有哪些想法呢,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交流。

作者介绍:

繁星育儿心理,家庭教育指导师,多平台自由撰稿人。

善用心理学知识分享育儿智慧,成长有烦恼,育儿无小事,懂心的父母最从容。

育儿路上我愿与你结伴同行,解锁更多育儿智慧,感谢关注!

#孩子#习惯#学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