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发现都市褶皱里的深圳底色

2020-09-01新闻11

下沙村广场(在被高楼大厦包围着的下沙村广场上,村里的黄氏宗亲联谊会及客家人传统的“大盆菜”宴。上万人同吃大盆菜的流水宴席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16))

皇岗村牌坊(毗邻深圳中心区的皇岗村和紧挨着的水围村,原居民多为庄氏,都自称是庄子的后裔。水围村的村口,有庄子雕像一座)

陈氏宗祠(俄地吓村),及祠堂前初来乍到的外来打工者

远处是深圳的CBD,高达600米的城市地标平安金融大厦像座灯塔照亮了这个城市,密密麻麻的城中村握手楼匍匐在它的脚下。握手楼里万家灯火,生发着无数外来打工者的“深圳梦”(2017)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摄影师吴国勇《深圳村话》摄影展开幕式暨作品研讨会于2020年8月29日在深圳市东门步行街思月书院隆重举行。该展览由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罗湖区文化馆、罗湖摄影学会承办。展期自8月29日至9月27日。这个展览由中国著名摄影家孙成毅策展。他在介绍展览时说:深圳的“城中村”应该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进化样本。这座城本就是在一个“村”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随着城市的生长,原来一个个的“村”又渐渐淹没在城市高楼的褶皱里。这些城市褶皱里的“城中村”看似不起眼,却完整保存了土著人的文化符码,孕育着外乡人的深圳梦,为这个城市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和营养。摄影师吴国勇在跑遍深圳各社区近200个原自然村的基础上,通过给城中村里的诸多典型文化符号进行肖像式的拍摄并置,给我们呈现出深圳“城中村”一幅总体的图示:既冷静疏离,又纷繁鲜活。既矛盾冲突,又与这城市和谐共生。从而呈现出我们这座年轻城市浓厚深圳底色的另一番模样。以拍摄《无处安放——共享单车坟场》而闻名全球的深圳摄影家吴国勇也长期关注深圳城市的变迁与发展,《深圳村话》就是他继《深圳河》系列之后的又一力作。他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在6年时间里几乎跑遍了深圳各个角落,给城中村里的牌坊、宗祠、神像和广场进行肖像式拍摄,展示了深圳原居民的文化图腾与精神家园,为我们这个城市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影像档案。这个展览展出了112张照片和一个21分钟的纪录片,这只是其拍摄影像中的一小部分。展览由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罗湖区文化馆、罗湖摄影学会承办。展期自8月29日至9月27日。

#城中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