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又懒又胖又丑,都是湿气惹的祸!

2020-09-01新闻4

有一种“胖子”

着实委屈

吃得很少,还是会胖

运动、节食、吃药都尝试过

可还是瘦不下来

其实

可能不是真的胖

而是虚胖、假胖

而这一切

都是湿气惹的祸

古人云: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气可谓是

现代人健康的头号大敌

在我们身边

10人中七八个体内都有湿邪潜伏

如果感觉

口干口苦嗜睡疲惫

肚子不舒服身体不利索

说明你湿!气!太!重!

湿气是怎样形成的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两个管理水的脏器,一个是肾脏,一个是脾脏。肾脏喜欢水,而脾脏讨厌水,喜欢干燥。肾阳与食物营养起反应,产生体温热量,将水蒸发向上蒸腾,是肾的能力,让水分能分布全身。

脾会主管肠胃,将体内的水分吸收进血液里,血液再将这些水分运回肾脏,部分水分被制成了尿液,于是这样,形成了体液的循环。发生脾虚时,大量的就会堆积起来,散步全身各处,和脂肪混在一起,就形成了湿气!

湿气重导致的八个坏习惯

1.睡不够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

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口味重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3.爱吃凉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宜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4.喝大酒

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5.运动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6.老坐着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7.吹空调

过于贪凉容易损伤人体阳气,让湿邪侵入身体。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

8.不通风

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

建议大家平时要适当开窗透气,特别是房间内潮气重时。

判断湿气的七大信号

1.起床时看感觉

早晨起床时还觉得困倦、四肢沉重,尤其是小腿肚子发酸发沉,手脚冰冷,人也懒得动弹,说明你体内湿气重了。

2.穿衣时看感觉

皮肤总爱起疹子,有时手脚患有小疱疹甚至脱皮,脸上、头发总爱出油,黏腻不舒服。

3.如厕时看大便

大便经常粘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而且总有排不净的感觉,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4.洗漱时看舌苔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水湿;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5.刷牙时看恶不恶心

有些人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不干不净的感觉,想吐痰也吐不出来,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6.看平时爱不爱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缺乏运动,同时他们又常常会因为湿气重而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

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会导致湿邪困脾、引发疾病。

7.吃饭时看胃口

没有原因的胃口不佳、胸腹闷,容易拉肚子。脾湿导致的腹泻不一定是因为病菌,而是脾胃失和造成的,使用抗生素往往并没有效果。

当然,这些都是湿气比较严重时的表现。出现了这些症状,还是先要排除其他疾病,请医生进行诊断后再做处理。

湿气重对身体的两大影响

1.对身材有影响

湿气和肥胖有一定的关系。

湿气重会影响人体体内气的运行,导致身体沉重、四肢乏力,不愿运动,长年累月会导致发胖。

2.对健康有影响

湿气重会提示人体体内存在炎症。

白带异常,提示你有妇科的炎症。

大便不成型,提示你有胃肠相关的炎症。

拒绝湿气的五大妙招

1.饮食清淡

多吃清淡食物和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味及辛辣的食物,特别是远离烧烤食物;少吃甜食;少饮酒;补充蛋白质和少量的瘦肉;多吃些有祛除湿气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薯、土豆、山药、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白扁豆、赤小豆。

2.多动排汗

要想去湿气,还要动起来。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的方法。体弱、有慢性病的人,要量力而行。

3.保持室内干燥

家里如果太潮湿,可以买来吸潮袋、吸潮盒甚至除湿机,也可打开空调的除湿功能,保持室内干燥。

4.慢性病人防湿热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不要忘记监测各项疾病指标,坚持服药;同时注意不要长时间、长距离地旅游,以免身体在营养相对不足的状态下承受更大的消耗,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5.善用祛湿类药物

如藿香类药剂具有健脾燥湿、解表化湿的功效。经常使用可以有效祛除体内湿气,从根本上调理人体内环境,使机能恢复健康。

藿香和佩兰一起使用,藿香有解表的作用,佩兰行气的作用更强。两者一起用,去除中焦湿气,振奋脾胃。

用法用量:代茶饮,藿香8g,佩兰6g。

阴虚、气虚者忌服。

身体的四大祛湿开关

1.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4.曲池穴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减肥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