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身边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该怎么办?

2020-09-01新闻4

你也发现了吗?近年来癌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了,因癌症失去生命的案例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常见。

1.

8月30日,漫威宇宙的超级英雄

《黑豹》的主演Chadwick Boseman

因罹患结肠癌去世

享年43岁

2.

被观众誉为“古典第一美人”

曾在《康熙王朝》中饰演容妃的演员

服装设计师李建群

于7月16日去世,享年63岁

她在离世前

在社交平台发布最后一条内容是关于抗击癌症

3.

据媒体报道

8月23日

著名导演陈木胜因鼻咽癌离世,终年58岁

知情人透露

陈木胜于去年拍摄电影《怒火战》期间

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

才发现自己患上了鼻咽癌晚期

由于鼻咽癌晚期属于绝症

木胜刚刚转入香港养和医院住院

但很快就离世

4.

2018年10月25日

央视主持人李咏因癌症在美国去世,年仅50岁

消息一出

瞬间引爆了微博热搜以及微信朋友圈

李咏主持过很多知名的节目

比如《非常6+1》和《幸运52》等,都是大家的童年回忆

癌症是什么?

癌症就是恶性肿瘤,它是100多种相关疾病的统称。

当身体内细胞发生突变后,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身体控制,最后形成癌症。人们身体内所有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增长和分化可满足身体需要,这种有序的过程可保持人们身体健康。然而, 如果细胞继续分裂,这些额外的大量细胞就形成肿瘤。恶性肿瘤的细胞能侵犯、破坏邻近的组织和器官。而且,癌细胞可从肿瘤中穿出,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这就是癌症如何从原发的部位到其它器官形成新的肿瘤,这个过程就叫癌症转移,多数癌症是根据他们起始的器官或细胞类型来命名的。

癌症发生的核心因素,首先是基因突变。所有的癌症都是基因突变的产物。但是基因突变只会带来癌细胞,不能带来癌症。每个人都有癌细胞,但是极少人会得癌症。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突变细胞会被免疫系统“干掉”。让突变恶化为癌的机制则是免疫逃逸,即突变细胞躲过免疫系统的“追击”,导致癌症的发生。

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12.5万。这也就是说,在2015年,平均每天有超过1万人、每分钟约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其中,发病率前十的癌症占全部发病恶性肿瘤的76.7%。肺癌发病率位居首位,发生人数为78.4万;剩余九种癌症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癌、胰腺癌。

在不健康生活方式等的推动下,癌症越来越高发,年轻人患癌的新闻报道也是接二连三。这些高发癌症,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际却是近在咫尺!

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癌症没有认识,身处高危之中而浑然不知。

美国科学家调查了近4万人,统计出哪些人更容易患上癌症,比如凡是有哮喘和对某些药物或化学试剂过敏的人,比无过敏者更易发生癌症等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哪些人易患癌症?

常喝很热的浓茶

经常饮用高温(70摄氏度以上)浓茶水,不但易烫伤食道形成慢性溃疡,而且茶中的鞣质可沉积在损伤部位,刺激受伤的食道上皮细胞,致使慢性溃疡经久不愈,导致癌变。

经常熬夜

癌细胞是在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夜间是细胞分裂最旺盛的时期,如果夜晚睡眠不足,人体的免疫力降低,发生变异的细胞不容易被及时清除,从而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而熬夜者为提神常吸烟喝咖啡,也易使更多的致癌物进入人体。

憋大小便

尿液中一般含有一种或几种致癌物质,均能刺激膀胱上皮使其癌变。粪便中的有害物更多,如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和次级胆酸等致癌物,若经常刺激肠粘膜,也会导致癌变。

过敏体质

美国科学家调查了近4万人,凡是有哮喘和对某些药物或化学试剂过敏的人,比无过敏者更易发生癌症。有过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30%;有过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几率比正常人高40%。

血清胆固醇过低

美国一些专家认为,血清胆固醇过低的,其结肠癌发生率较高。血清胆固醇低于110mg/dl的人,其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3倍以上。

偏吃肉食

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每天以猪、牛、羊等畜肉为主食的人,患肠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几次少量肉食者高2.5倍;患胰腺癌的危险性也随食入肉量的增加而增加。

癌症病人的子女

肿瘤遗传学研究认为,人类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癌症病人的后代患癌的风险显著高出一般人群。

夫妻一方患癌

资料表明,夫妻双方同时或先后患癌的现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称为“夫妻癌”。专家认为,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为其祸根。

高血压

高血压虽不能直接导致癌症,但是两病的发生有着共同的机理。肥胖、嗜酒、吸烟、食盐过多等既能使血压升高,也能诱发癌症。所以积极防治高血压也能降低患癌风险。

维生素缺乏

瑞士专家认为,体内保护性维生素少的人易受癌症侵犯。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缺乏者,罹患肺癌的危险增加3倍;维生素C缺乏者,罹患食道癌、胃癌的危险分别增加2倍和3.5倍;在维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皮肤癌、宫颈癌、胃癌、肠癌、肺癌的发生率都要增加。

我国八成癌症者发现时已是晚期,

医生:谨记癌症信号能救命!

乳腺癌

乳腺不规则肿块或乳头血性溢液,警惕乳腺癌。80 %的初诊乳腺癌患者,是因无意中摸到乳腺肿块而就诊。肿块多单发,以无痛性肿块居多,少数伴有隐痛或刺痛,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若还伴有乳腺皮肤的“酒窝样 ”或“橘皮样”改变,建议就医。非妊娠期女性乳头流出脓液、浆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腺癌表现,需请医生进一步判断。建议:一般而言,18 岁以上的女性要学会乳房自检,每月定期检查一次

肝癌

肝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到了肝癌的中晚期会出现肝区疼痛、发热、身体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肝肿大、黄疸等七种常见的症状。肝癌早期一般都是通过检查身体检查出来的,很少是出现症状检查出来的,一般出现症状时都应该在中晚期了,所以年纪大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检。肝硬化可能是肝癌的癌前病变。肝癌存在典型的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约70 %的原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建议:肝硬化患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 。

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不会致癌。但是有的胃癌与某些良性病变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癌变,而这些胃部疾病大多已长期存在,更易使患者放松对胃癌的警惕。建议: 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很大关系,可进行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评估胃癌风险,如有需要,可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

淋巴癌

淋巴癌最早期的症状是淋巴结肿大,为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多见于无痛性颈部和锁 骨上淋巴结进行性的肿大,其他常见的淋巴结肿大的部位为腋窝和腹股沟。有的患者以 高热为主首发症状。

淋巴瘤也可以出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也可以有肝、脾、淋巴结的肿大。 其他症状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还可以累及肾脏,骨髓,中枢神经系统,骨骼,皮肤等。

建议:一处或多处出现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但无疼痛感的,就应当心淋巴瘤,最好及时就诊检查。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阴道莫名出血,警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有些女性在性交、妇科检查,或用力排便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呈淡红色或褐色,属“接触性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信号。

阴道出血一般先少后多,或时多时少,病情发展到中期,出血会明显增多。此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坚持4~6个月复查。绝经期后有不规 律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

建议:宫 颈 癌 筛 查 , H P V + T C T 是 经 典 筛 查方式 。21岁以上的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 女性,至少每2年做一次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HPV 病毒检测。

如果以上检查发现高危型HPV阳性或TCT异常,可以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宫颈上的组织,做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判断是否处于癌前病变。

做好预防从现在打响

目前已证实至少1/3 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如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均与吸烟有关,控制吸烟,降低"烟民"人口的比例则可降低有关癌的发生率。

又如,原发性肝癌不仅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密切相关,还与主食中的黄曲酶毒素含量、食物中的亚硝盐含量以及饮用水的污染程度有关。因此控制肝炎的流行、防霉、去毒改水的综合措施可望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

恶性肿瘤尽管还不能像预防某些传染病那样有把握、那样有的放矢,但至少有相当程度的主动权。 许多致癌因素是通过饮食、生活和职业环境接触、特殊的生活方式等多种途经作用于人体的某一部分,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持续影响,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

远离癌症,专家建议:

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心情开朗,生活丰富多彩。

保证充足的睡眠。

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护皮肤,不要在太阳下暴晒或停留太久。

戒烟,因为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患肺癌的危险性同样增加。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经常饮茶、多食大蒜、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适量吃点肥肉,不吃霉变食品,控制饮酒量,少吃巧克力、咖啡等。

保持适当体重,不要过轻或过重,成年人应保持相对稳定的体重。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三次,每次约1小时,骑车、游泳、步行及打球都是很好的运动。

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注意性卫生,保持性器官的清洁,及时治疗宫颈糜烂。

注意安全用药。

定期检查身体。

#癌症肿瘤#结肠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