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补贴亿元“拉拢”出租车司机,滴滴急了?

2020-09-01新闻7

9月1日,滴滴宣布旗下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同时将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用于为乘客发放出租车打车券。

滴滴称,快的新出租业务将保持独立运营,通过滴滴APP向用户提供服务,未来还将开放小程序等入口。创始人程维用"不忘初心"的措辞,一方面致意帮助滴滴完成初始用户教育的出租车司机,并积极释放赋能的示好信号。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则一语道破战略意图,正如腾讯"赛马"机制诞生了微信这样的超级服务产品一样,快的新出租只是滴滴的一个开始,未来滴滴将不断裂变出更多能独当一面的业务,诞生更多独立品牌。

程维朋友圈截图。

与出租车司机的8年恩怨情仇

"8年前,出租车司机师傅和我们一起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感谢广大出租车司机师傅、出租车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和我们一起并肩前行。"这是滴滴在公告中着重强调的一段话,强调初心情怀的同时,也道出了滴滴与出租车司机之间延续多年的"恩怨情仇"。

创立滴滴前,因工作需求经常往返北京杭州的程维,经常因打不到出租车、遭拒载而误机。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打车难,成为程维创立滴滴的初衷之一。

然而路并不顺利,在滴滴成立初期,程维和他的团队跑遍北京189家出租车公司,只有昌平一家小公司说愿意试试,这家公司总共70辆车。

数据最低时,滴滴系统里只有16位出租车司机在线。但程维没有气馁,他对团队说,起码有16个司机是相信我们的,我们不能让这16个人失望,不能让这16盏灯灭了。直到等来北京2012年一场大雪,无法动弹的人们知道一个叫滴滴的APP,能帮他们打到车。

彼时滴滴用烧钱补贴的方法,每天给每位出租车司机数百元补贴,覆盖了流量费、油费等各类花费,以吸引更多出租车司机进驻滴滴平台,最终成功推动改变了用户出行习惯,完成早期市场教育。

滴滴后面的故事也都耳熟能详了,随着金沙江等大资本入场,弹药充足的滴滴在数百个打车软件中脱颖而出,最终并购快的、劝退UBER,成为网约车巨头。

不过随着滴滴、快的合并以及网约车市场的发展,大量私家车不断涌入,快车、专车、顺风车、拼车等用车业务不断延伸,丰富用户出行选择的同时,也极大挤压了出租车司机们的收入空间。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客运量比重从2016年的16.6%,上升至了2019年的37.1%,且仍呈持续上升趋势。这也意味着网约车还在不断侵蚀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市场份额。

意识到自己蛋糕被瓜分的出租车司机们,纷纷开始拿起枪口抵制昔日"盟友"滴滴,一时间全国多地都曾出现出租车司机结群抵制滴滴的多起新闻报道。

江西吉安曾出现过数百位出租车司机在车辆上张贴"出租车维权,合理合法。抵制黑车、网约车、异地经营车辆,我们要吃饭......"等样式的口号;南京300多名出租车司机曾以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破坏营运市场为由,向当地出租车司机群体发起了联合抵制的倡议等等。

出租车司机对滴滴的抵制不仅在网约车领域,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滴滴涉足的多个业务,也均因触及出租车行业蛋糕而遭到司机群体的强烈抵制,双方矛盾曾不断激化、发酵。

出租车,滴滴不能放弃的盟友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巡游出租车辆规模139.16万辆,同比增长0.2%。2019年出租车客运量总规模为347.89亿人次。

滴滴内部人士对ZAKER新闻透露的非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滴滴在国内的日均单量是2400万单。假设平均每单按2人次计算,则全年约175.2亿人次,也就是说,2019年滴滴国内运量规模仅为出租车市场的50.36%。

很显然,从规模上而言,出租车司机绝对是滴滴不想也不能放弃的"盟友"。滴滴如今的种种举措,也印证了其试图重塑与出租车司机的合作关系。

滴滴公告称,快的新出租将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帮助司机提升单量和收入。除此之外,持续在全国举办出租车行业恳谈会,为出租车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快试点司机加油、吃饭优惠等新服务,加强与出租车企业及地方政府合作,提升司机收入等将被列为常规性发展举措。

布局多个独立品牌,意在赛马

同一天,滴滴公布了一项组织架构调整,升级出租车事业部组织架构,任命石东海为总经理,向程维汇报。据了解,出租车事业部下设安全与用户体验部、创新发展部、交易运营部、市场部、商业发展部,石东海同时兼任滴滴普惠产品技术负责人。

如今的滴滴并不好过。估值提升遭遇瓶颈,主营业务此前遭受疫情影响,各项新业务也还处于烧钱扩张期,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让滴滴处于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局面。

不仅如此,数日前有媒体曾曝出,滴滴此前大力推广的子品牌花小猪,因涉嫌违规被多地交通部门约谈、叫停,也因触碰到滴滴原有平台司机的利益而遭抵制,陷入发展困境。

"重整出租车业务,有望跑出内部的良性竞争机制。"互联网分析人士丁道师对ZAKER新闻表示,从礼橙专车到青桔单车,从青菜拼车到这次的快的新出租,滴滴体系内拥有独立品牌的业务越来越多。

品牌独立为的是能让这些业务享受滴滴母公司资源的同时,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更能快速的根据市场和政策的变动而升级,以此不断提升竞争力。

丁道师认为,正如同腾讯"赛马"机制诞生了微信这样的超级服务产品一样,快的新出租只是滴滴的一个开始,未来滴滴将不断裂变出更多能独当一面的业务,诞生更多的独立品牌。

滴滴的多品牌举措似乎正逐步发挥着作用。8月26日滴滴出行表示,七夕当天(8月25日)滴滴出行全球日订单量首次突破5000万单,其中包括了滴滴在全球的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单车和代驾业务。

在丁道师看来,滴滴想要实现未来发展构想的重要前提,正是被滴滴视为"初心"的出租车业务。回顾过往,滴滴、快的最早成立的初衷便是解决出租车和乘客"连接"难题,这也是后续平台多元化发展路径的起点。

此次滴滴重新聚焦升级出租车业务,重启"快的"这个IP,配备一套独立的发展系统,均是体现了其加注庞大的出租车市场的决心。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ZAKER新闻出品

#行业互联网#滴滴出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