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最后一道防线!俄军研发“捕鸟者”新型自行防空系统

2020-09-01新闻24

9月1日报道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8月31日发表了题为《激光“捕鸟者”:陆军将获得新防空系统》的报道,“捕鸟者”激光制导防空导弹系统将保护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和“库尔干人”步战车免遭敌军无人机、炸弹和导弹的袭击。这是俄陆军很快将获得的新防空导弹系统。相关内容摘编如下:

此前有报道称,这种防空导弹系统只列装俄空降兵。但现在决定为满足俄陆军需要,对“捕鸟者”防空系统进行改造。新系统应在两年后投入测试。这种安装在BMP-3步兵战车底盘上的新武器装备将取代过时的苏联时期防空系统,保护战场上的人员和车辆免遭敌军现代化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的攻击。

俄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研制陆军版“捕鸟者”防空系统的原则性决定已经作出,相关工作已经展开。新“捕鸟者”防空导弹系统将安装在BMP-3履带式步兵战车底盘上,“捕鸟者”能在任何地形上与坦克和其他陆军主战装备提供伴随防护。消息人士还说,陆军版“捕鸟者”系统使用的防空导弹射程可能比空降兵版更远。

此前,俄空降兵司令安德烈·谢尔久科夫表示,俄空降兵将在2022年前获得“捕鸟者”防空系统。

根据《消息报》掌握的测试日程表,陆军版“捕鸟者”的试验设计工作及测试也计划在2022年底前完成。同时将为它研发两种不同底盘。

就目前所知,该系统将配备全天候环视光学传感器。有了它,“捕鸟者”就能在不启动防空雷达的情况下发现目标。“捕鸟者”将取代陈旧的“箭-10”自行防空导弹系统也使用这种侦察手段。关键区别在于“捕鸟者”使用激光控制通道制导更先进、更强大的防空导弹。

资料图片:俄陆军目前使用的“箭-10”自行防空导弹系统。(俄罗斯《消息报》网站)

“箭-10”系统只有一个制导通道——光学通道。俄军事专家维克托·穆拉霍夫斯基称:“它(光学通道)在普通气候条件下工作可靠,但在其他(恶劣天气)环境下就不那么有效了。光学通道的工作范围有限。‘箭-10’使用的导弹已经过时,需要替换而不是改造。”

俄摩托化步兵团和坦克团的防空师装备了“箭-10”防空系统。它们负责掩护邻近战术区域的部队。典型的空袭工具是远程精确制导弹药、武装直升机,以及近年来携带作战载荷的攻击型无人机。这位专家指出,必须保护军队免受这些武器的攻击。

穆拉霍夫斯基说:“事实上,这些系统所在的区域是俄军(防空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那里需要现代化武器。此外,还要形成高射火炮和导弹组成的联合防空体系。其中的火炮可以是‘偏流’-PVO型新型57毫米自行高射炮。”

俄陆军使用不同射程的防空系统来建立多层次、多级别的对空防御,保护战斗、行军和集结区域的部队免受空中威胁。这与俄空天军的防空系统不同,后者的任务之一是守卫国家领空、保护基础设施和城市。俄军队的所有防空装备都在积极更新中,以达到新装备占比70%的既定目标。

俄陆军将接装S-300V4远程防空系统来拦截远程目标、击退敌军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攻击,装备“铠甲”和“山毛榉”防空系统来对付中距离目标。近程防空系统的型号则丰富得多。俄陆军有“石勒喀”自行多管高炮、“通古斯卡”弹炮合一自行防空系统、“黄蜂”、“箭-10”和“道尔”自行防空导弹系统。未来,它们中的许多都可以被“捕鸟者”防空系统所取代。

起初有报道称,“捕鸟者”将以空降底盘和“铠甲”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的轻型简化炮塔为基础制造。后来,这个角色的主要候选者变成正在研发中的“松树”防空导弹系统,其特色是激光制导系统。制造商称,它的射程可达10公里,射击高度5000米,几乎是“箭-10”的两倍。此外,“松树”的载弹量也比“箭-10”更多——12枚对4枚。

【延伸阅读】每分5000发弹幕袭来!俄无人机航拍“铠甲”打靶

近日,俄媒记者前往位于俄西南部的阿斯特拉罕州靶场,首次近距离体验“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反无人机实弹打靶,其中还有无人机航拍“铠甲-S1”速射高炮弹幕射击的罕见画面,小图为被速射高炮击落的无人机残骸

“铠甲-S1”使用30毫米高炮击落无人机动态图。

96K6“铠甲-S1”(北约代号SA-22“灰狗”)弹炮合一自行防空系统,由俄罗斯图拉仪器制造设计局于1994年研发,2012年投入服役,主要用于为俄军装甲部队提供野战伴随式防空,拦截目标既包括俄军战机、无人机、直升机等常规目标,也可消灭突然出现的高速飞行目标,例如敌军战机发射的反辐射导弹、制导炸弹等非常规目标。

“铠甲-S1”的武器系统包括用于拦截近距离目标的2门2A38M型30毫米速射高炮,射速每分5000发,弹药基数1400发,可使用杀伤破片弹、穿甲弹和高爆燃烧弹等3种型号的炮弹,最大射程4千米,最大射高3千米。此外还搭载有用于拦截远程目标的12枚57E6近程防空导弹,最大射程20千米,最大射高15千米,可拦截以3马赫高速接近的高空或低空目标。

“铠甲-S1”车载雷达可覆盖半径50千米的探测范围,其武器系统包括用于拦截近距离目标的2门2A38M型30毫米速射高炮,射速每分5000发,弹药基数1400发,可使用杀伤破片弹、穿甲弹和高爆燃烧弹等3种型号的炮弹,最大射程4千米,最大射高3千米。图为“铠甲-S1”系统的车载雷达及防空导弹、速射高炮覆盖范围示意图。

此外还搭载有用于拦截远程目标的12枚57E6近程防空导弹,最大射程20千米,最大射高15千米,可拦截以3马赫高速接近的高空或低空目标。与传统防空系统不同,“铠甲-S1”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时速30公里(柏油路)行进中,同时使用导弹和速射高炮攻击4个不同目标。(3个采用雷达制导,1个使用光电制导)

“铠甲-S1”使用双联30毫米高炮对空射击动态图。

按俄军公开资料显示,“铠甲-S1”可利用“双面神”双波段相控阵雷达同时跟踪24个目标,并同时对其中的4个(3个采用雷达制导,1个使用光电传感器制导)进行攻击,每分钟可消灭10个空中威胁,实现20公里内“无死角防空拦截”。图为武器系统的数图资料。本图展示了“铠甲-S1”的弹炮合一武器系统,包括2门30毫米速射高炮和12联装防空导弹发射器,均可实现独立俯仰操作。

“铠甲-S1”在首轮速射高炮(40发)弹幕射击中,就将无人机直接击落,展示了其强大的反无人机(小型目标)能力。据俄媒报道称,近年来,驻叙俄军的“铠甲-S1”防空系统已击落过大批无人机(包括美制RQ-21A军用无人机、以色列产“苍鹭”无人机以及自制无人机等)及火箭弹等目标,甚至还包括油桶炸弹等非常规目标。

图为“铠甲-S1”防空车内舱特写,内侧屏幕为雷达操纵显控台,外侧为光电传感器显控台。

【延伸阅读】全面超越美军“萨德” 俄完整版S-500防空系统将揭神秘面纱

8月25日报道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8月21日发表了题为《俄罗斯独一无二的新一代防空导弹系统——“普罗米修斯”的秘密》的报道,8月23日在莫斯科郊外“爱国者”公园开幕的“军队-2020”防务展,将首次展出完整的S-500“普罗米修斯”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目睹S-500的真容。该导弹系统被定为内部展品,仅供各国元首和高级军事领导人观摩。S-500系统的部分组件此前也曾以闭门模式展出过,但对完整的系统进行展示还是头一次。

应对太空威胁

S-500“普罗米修斯”是由俄空天防御武器生产企业金刚石-安泰公司研制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又名“凯旋者”-M。该系统最初被命名为“主宰者”,但在通过测试后改为了现在的名字。

报道援引一名对S-500系统知根知底的军工企业匿名高层人士的话表示:“S-500绝非对S-400的改造,它与S-400基本上没有什么共同之处。S-500摧毁目标的高度远超出100公里,这已进入太空(低地球轨道)了。防空导弹飞行速度超过每秒6公里,这已经接近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公里)了。”

俄专家表示,联邦军工委员会在2007年和2009年两次举行会议,讨论金刚石-安泰公司提出第五代统一防空反导导弹武器系统。该系统包括火力部分、雷达部分以及分散联网的指挥控制部分。

《莫斯科共青团员报》采访的专家说:“当时S-500成为第五代统一防空反导导弹武器系统的反导子系统,同时也是该系统空天防御子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报道称,考虑到美国要在太空部署武器的政策(他们事实上已开始这样做了),消除来自太空的可能威胁的任务变得愈发紧迫。

2009年,俄联邦军工委员会在金刚石-安泰公司举行会议。公司在会上汇报了有关工作的初步成果,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可。2010年,该公司的设计师开始着手建造S-500的首批试验样品。

资料图片:俄S-400防空导弹发射车进行厂内测试。(俄国防部官网)

全面超越“萨德”

公开信息渠道提供的S-500系统资料包括:发现目标距离约为800公里,使用远程导弹可摧毁600公里以内的空中目标,必要时能摧毁敌方军用卫星。

报道称,俄专家对S-500系统与类似的美国“萨德”系统进行了局部比较,发现“萨德”系统完全不占优势。

“萨德”系统的射程不如S-500:其拦截距离仅为200公里。此外,S-500配有中程、远程和超远程三种导弹,分别用于打击不同类型的目标,可确保摧毁小型超音速目标,包括所有现役洲际弹道导弹及其弹头。

S-500系统发射的导弹能打击空气动力学目标,包括使用无线电电子对抗设备进行自卫的预警机等各种固定翼军机。S-500系统还能摧毁已从弹道导弹中分离并已开启自导模式的隐身分导式核弹头(MIRV)。

报道称,“萨德”系统只配有一种用于摧毁弹道导弹和战机类目标的拦截导弹。对于搭载核弹头的战术导弹等小型目标,“萨德”系统的摧毁概率只有15%至20%。而且该系统的导弹完全不具备摧毁卫星的功能。

“萨德”系统在拦截导弹速度指标上也弱于S-500,其导弹飞行速度约为每秒1公里。专家提供的资料显示,S-500系统导弹的飞行速度为这一指标的5到6倍。

即将列装部队

S-500的研发工作一直按计划进行,从中可以判断,俄罗斯的防空和反导部队很快将装备这一系统。至少,有关俄军工企业已顺利完成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此前布置的任务。目前,鲍里索夫以副总理的身份分管国防工业。他数年前宣布,第一套S-500系统样品将于2020年之前制造完毕。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报道称,据此前(在2007年至2009年间)担任俄空军特种司令部防空导弹部队指挥官的后备役上校谢尔盖·哈特廖夫介绍,S-500系统的雷达已完成试验设计工作和测试阶段。该雷达列装部队后,对其的批量化生产也已开始。俄军方甚至在叙利亚的实战条件下对该雷达进行了测试。哈特廖夫表示,S-500的防空雷达在叙利亚接受了测试和检验,完成了(与其他系统的)对接等工作。

S-500系统的导弹发射装置、导弹、程序和武器控制装置也已分别通过测试并已列装部队。完整的S-500系统已在某武器试验场完成测试:系统顺利地进行了实弹射击并摧毁了预定目标。

【延伸阅读】俄媒:俄军首次北极试射“铠甲”-SA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8月10日报道 《俄罗斯报》网站8月8日发表了题为《军方在北极试射“铠甲”-SA防空导弹系统》的报道,内容编译如下:

俄北极集团军防空部队首次在亚历山大地岛完成“铠甲”-SA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的试射。

俄北方舰队新闻处8月8日宣布,此次发射的是无弹头导弹,旨在检验该系统在高纬度地区的性能。测试由部署在亚历山大地岛“北极三叶草”军事基地的战术部队执行。

据悉,俄防空装备共有三种发射方式,其中就包括导弹“电子发射”。“击中”目标的不是弹药,而是电子脉冲,由专门的设备记录命中假定目标的准确性。这种射击通常用于掌握班组对实际摧毁空中目标的准备程度。和平时期,在大型军演或特定发射场的检查测试中会进行实弹发射。在这些情况下导弹携带战斗部,作为目标的是各种类型的真实靶子,比如在空中模拟高速弹道导弹的目标。

“铠甲”-SA是为在北极条件下使用而专门研发的。其底盘为“勇士”履带式雪地全地形车,能够在极地越野路面行驶,适应各种温度(严寒)条件。“铠甲”-SA可保护防御友军目标免受地面和水上威胁。

2017年“胜利日”红场阅兵上,“铠甲”-SA防空营首次在大众面前亮相。2019年7月,首个“铠甲”-SA防空营入列科拉半岛俄军防空部队,在北方舰队进入试战斗值班。

按照俄北方舰队公布的信息,除“铠甲”-SA外,俄北方舰队在亚历山大地岛的战术部队还装备了使用“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棱堡”岸基导弹系统。

资料图片: 红场阅兵式上亮相的俄军“铠甲”-SA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俄国防部官网)

#武器装备#弹道导弹#防空系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