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执笔为剑,一个优雅坚毅的女战士——戈迪默

2020-09-02新闻6

“她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这是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颁奖词。一位南非女作家以一部《七月的人民》获此殊荣,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纳丁·戈迪默。

其实,戈迪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甚至可以说是鲜为人知。据网络调查,在中国最具文艺腔调的豆瓣读书频道,她的小说,读过、在读与想读的加起来,也没超过100人。总之,纳丁·戈迪默在中国不但遭到冷遇,而且几乎不被谈论。

她是南非一名著名的女作家,也是一名争取民主自由的斗士,是一名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的政治文学家。

《七月的人民》是她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她把黑人和白人易位而处,黑人为主,白人为仆,让白人也亲临其境地感觉到被种族隔离的滋味。同样描写了黑白种族歧视问题,但却独出新意,以新奇独特的逆向思维对描述对象进行角色反转,个性突出,韵味十足。她在创作思路上一直创新更迭,但保持不变的就是她冷静、理智的写作风格。无论是什么作品,她都会反映社会现实,以象征和讽刺性的笔法揭露现实。在《我儿子的故事》中,既描写了黑人革命军索尼的儿子威尔对父亲与白种女人有奸情的愤恨,又写道威尔自身也时常做梦梦见与白种女人相好,对白人又是怀着一种羡慕与嫉妒的情感,这种扭曲的病态心理,正是反映了种族隔离带来的严重后果——仇恨,痛苦,以及毁灭。

“南非的良心”,这是国际社会给她的称号。她极力维护南非社会的和平,积极推进南非民主化进程,主张黑白平等,坚定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为此,她为反对种族隔离的斗士曼德拉起草演讲词;为此,她不顾一切,在1986年出庭作证,使22名非国大党员免除死刑;为此,即便她的著作被禁,遭受迫害,也坚持斗争,拒绝流亡国外……她,执笔为剑,深深地刺向种族歧视这个恶魔,她为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民发声,争取民主自由,她是南非的良心!

坚决洒脱,无所畏惧,是她身上的另一个闪光点。她曾拒绝过一个重要奖项,原因就是那奖是专门为女性而设立的,在她看来,名与利轻如浮尘,而眼中闪现的是一种主张男女平等的决绝。她清高孤傲,她说她的作品从不刻意迎合读者的喜好,随心而作,随欲而为,不曲意逢迎,不追名逐利,是真真正正的心的自由与释放,这份潇洒与淡然,又有几人拥有?她说,她从未害怕过。即便曾遭歹徒入室抢劫,遭到毒打,却也不慌不乱,拒绝交出结婚戒指,坚定勇敢,无畏无惧。

她的内心和她的容貌一样纯洁、美丽,她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在南非的一方土地上,孤芳自赏。凛然无惧中,更流露着一股霸气,一种扫视天下的高傲与昂扬。在混乱喧嚣的人生旅途中,她都坦然对之,淡淡一笑。

2014年7月31日,戈迪默在睡梦中安然而去,享年90岁。南非一颗闪耀的星星就这样陨灭了。南非总统祖马致以哀悼说“南非失去了一位爱国者,失去了一位著名作家,也失去了一位争取平等和自由的振臂疾呼者”,由此可见,戈迪默在南非是备受尊崇的。

纳丁·戈迪默,生如荼靡般妖冶葳蕤,风光无限;去如菊花般安雅平静,沉默淡然。她的一生,也是一个传奇。

#国际艺术#南非#戈迪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