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方时评丨当农产品搭上拼购的快车

2020-09-03新闻9

昆明90后小伙子王雄,在人群中其貌不扬,言谈谦和到你不会想到他的线上水果生意规模已经超过1个亿了,他在拼多多上的一家网店每天要卖出近20吨的产品!

王乔先是云南陆良县召夸镇的村民,往年他的20亩地一年只能挣1.6万元,但是2019年他改种了一种产品却挣了18万元,这一年陆良县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还不足3.5万元,王乔先的年收入却爆涨了10倍还要多!

把这两个致富的故事放在一起解读,都离不开“农村电商”这个时代背景。王雄大学毕业后,创业心切,他一头扎进了并不熟悉的农产品电商领域,结果第一个月就亏损50万元,一年后他了解到云南的人参果收购价低,市场没有打开,还耐储运,属于有潜力的品种,而且拼多多对农产品的扶持政策也有很多,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把它放到拼多多上去试卖。没想到这次尝试一炮而红。仅仅两周,王雄店铺的人参果日销量就达到5000单,每天卖出近20吨。

而云南陆良县召夸镇村民王乔先的致富路与此关系密切。人参果的收购价格由之前的0.5元/公斤一路上涨到4元/公斤,成为云南东部最赚钱的农作物品种。王巧先从2019年改种人参果,收入翻了很多。看到人参果带来的经济价值,自己所在的新庄村去年有一百多户村民种植人参果,今年扩大到三百户左右。,

一个契机,彻底改变了创业青年和农民们的生活。都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是,在这个社会里,有能力者也要为那些“无力者”创造机会。对于农村以及农民来说,补齐发展短板、激活致富潜能,他们是需要机会的。这个机会也不是农民自己就可以创造出来的。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要求“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这是继2014年“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之后,相关概念连续第六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之中。可见,电商对于改变农村改变农民生活到底有多重要。

对于农品来说,最大的困境就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无法进入城市人的餐桌,因为他们缺乏渠道。而农村电商的鲜明优势,在于对接城市大市场、打开消费新市场。这几年,很多地方的农民对电商已经不再陌生,他们积极利用这些科技手段营销当地特色农产品,改善自己的生活。懂得了利用技术的武器,以往“藏在深山无人知”的特色农产品能够很快进入城市人的餐桌,而丰富多变的市场信息也得以“无延迟”地直达农户。

农村电商带宽了农民和创业者的致富路。在积极利用电商这个平台时,他们也在“细化”自己的营销模式。创业青年王雄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人参果时发现,日销量就达到5000单,得益于拼购模式。传统批发往往是整车采购,但客商们凑不齐整车的需求,所以线下就打不开销路。拼购是把人参果以包裹为单位,从产地直接发给消费者,这突破了传统批发整车采购的制约,还减少了中间环节,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拼购”模式不同于传统电商平台。拼购能迅速汇聚同类需求,产生稳定的规模化订单,比传统电商更容易帮农产品打开销路。对于农民来说,稳定和规模是相当重要的生产保障。通过拼购和产地直发,让人参果等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的厨房餐桌,农产品由“产销对接”升级为“产消对接”,从“销”到“消”的改变,一字之差却让各方收益倍增。业内专家将农产品的这种“拼购模式”称之为“农地云拼”,一个很诗意的名字,一个很落地的操作,彻底改变了农产品的上行模式。基于“农地云拼”的农产品上行模式,拼多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农产品第一大上行平台,预计2020年农产品交易额超过2500亿元。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带动农民致富的路上,这个时代的新电商们任重道远。作为根植上海的最大互联网企业,拼多多在电商助力农村发展方面进行了多元探索和努力。一颗小小的人参果,在云南与上海之间碰撞出了一个产业新故事。在更广阔的的地域空间里,沪滇合作乃至东西合作,新电商必将带动更多农产品成为热销爆品。

#农产品#拼购#人参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