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晨起2件事,易增加心梗风险,几乎人人都做过

2020-09-04新闻22

近期,路倒事件频频发生:

7月13日下午两点,北京协和医院的两位护士在路上偶遇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突发心梗,呼吸和心跳都没了,情况紧急。

此外还有:郑州一男子在地铁上突发心梗;昆明一女子在公交车上突发心梗;哈尔滨一男子逛街途中也突发心梗……

为何心梗会在近期高发?早秋时节藏着哪些心梗风险?

今年夏天天气闷热,立秋后的“秋老虎”也很厉害。参照近期的天气,我们在节目现场设置了一个温度为36℃,湿度为60%的“心梗屋”,看看在这样的环境中待上一段时间,人体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

进入“心梗屋”前,王凯医生的血压是119/86mmHg,心率是74次/分钟。在“心梗屋”待上20分钟后,王凯医生不仅脸色变白了,血压也变成了126/80 mmHg,心率上升到92次/分钟。

1,高温高湿易引发心梗

专家表示,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比较大,但“心梗屋”氧气稀薄,心肌的血管和组织易缺血缺氧,使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

有研究发现,湿度每增加5%,体感温度就会上升1%。举个例子,同样是32℃的情况下,如果湿度达到60%,体感温度比湿度为0的时候上升12℃,即实际感受温度为44℃。

出汗时会带走部分热量,让人感觉到凉快,但当湿度大于60%,就无法通过出汗带走热量,人就会觉得更热。高温高湿,密不透风,就容易诱发心梗。

2,中暑可能引发心梗

如果气温在32℃以上,湿度在60%以上,人易发生中暑,也可能诱发心梗。专家就遇到这样一位患者——他在今夏最热的那几天进行了一个室外培训,晒了一个下午,回家冲了10分钟的冷水澡,中暑就发生了升级,造成突发心梗。

中暑和心梗都可引发头晕、胸闷、头痛、血压下降,二者应该怎样辨别呢?

一摸一看,辨心梗

①一摸:摸脑门和腋窝。如果是热汗,可能预示中暑;冷汗则可能预示心梗。

②一看:看脸色。脸色充血发红,可能预示中暑;脸色发白可能预示心梗。

此外,胸前区出现压榨性疼痛,有濒死感,也可能预示心梗。突发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为120分钟,一定要尽快就医。

近期网上有新闻报道,一位65岁阿姨晨练时突发心梗去世。但是当天,阿姨起床后,只做了洗漱、喝水、打扫、晨练这几件平常的事,究竟哪件事做错,可能与心梗有关?

1,起床太快,心脏易缺血

人由两种神经控制: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清醒时由交感神经控制,是兴奋的状态;睡眠时由迷走神经控制,促使人休息。

早晨的时候,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互相“打架”,医学称为交感风暴。如果猛然起床,心脏和大脑就容易缺血缺氧,可能诱发心梗。专家建议,睡醒后躺半分钟再慢慢起来。

2,不吃早餐就晨练,心梗风险大

不吃早餐就晨练,容易诱发低血糖,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加上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对抗也给血管造成新的压力,如果血管本身有狭窄、斑块不稳定等问题,就可能造成心梗。

有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的人,发生血脂、血糖异常的比例高于规律吃早餐的人。而且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低血糖是增加死亡率特别主要的原因,严重的低血糖也可伴随严重的交感神经兴奋,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另外,不吃早餐,容易导致中午和晚上暴饮暴食,不利于控制体重。长期如此,血糖、血脂、尿酸的代谢都可能出现异常,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专家建议,早晨起床30分钟后吃早餐,早午餐间隔4~5小时比较合适。早餐的营养结构应尽量完整,可以将牛奶、鸡蛋、燕麦、水果蔬菜搭配着吃。

燕麦鸡蛋饼

食材:燕麦、鸡蛋、面粉、油、盐。

做法:

1.燕麦、鸡蛋、面粉搅拌成糊状,加入适量盐;

2.锅中入油,将面糊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清晨,公园随处可见锻炼的人,但有些人的锻炼方式比较奇特,比如:

这些锻炼方法在中老年人中备受推崇,但未必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尤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而言,反而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 前不久,沈阳一位67岁老年人在健身房健身时突发心梗,晕倒在健身房里;

◎ 淄博一位50岁男子晨练中突发心梗;保定一老人在公园晨练中也突发心梗……

不当运动为何会导致心梗?怎样运动才是正确的呢?

1,运动为何可能诱发心梗?

我们用圆柱模拟血管,红色液体模拟血液,黄色固体模拟血管上的脂质斑块。剧烈运动时,血流的剪切力可以造成内皮损伤,也可以使斑块变得不稳定,从而发生掉落、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诱发心梗。

此外,剧烈运动时,心梗的发生方式也可能是以下两种:

① 患者原本就有血管狭窄,但平时没有不适,随着运动时心跳加快,心脏缺血缺氧比较严重,血管远端供应的肌肉就可能缺血、损伤、坏死,诱发心梗。

② 运动时交感神经剧烈兴奋,造成血管痉挛,诱发心梗。

因此,建议大家去医院做个平板测试,评估自己的心脏健康状况,再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

2,护身健步走

不当运动易引发心梗危机,怎样走更利于健康呢?专家推荐了护身健步走,主要有三个要点:一直、二弯、三前。

◎ 一直:颈椎和背部保持一条直线,眼睛直视前方,挺胸抬头,手臂放松;

◎ 二弯:胳膊弯曲呈90°,随着走路自然摆动,但不要高于肩;

◎ 三前:前脚掌先着地,大腿抬高一些,后蹬充分,可使肌肉紧张起来,消耗更多热量。

对于心梗患者而言,最好的治疗方案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血管。目前现在秉承“介入无植入”的理念,即对血管进行修饰性扩张,使血管中的斑块有规则地纵向排列,人为打造通畅的血管腔。

过去我们需要植入一个永久性的金属支架,但对于血管来说,支架是一个异物,可能发生再次狭窄,而且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药。

现在使用生物可降解支架。这是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多聚乳酸(PLLA),可起到暂时性支撑血管的作用,一般3年后可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水、酸等。

但由于每个人的血管条件不同,具体适合安放哪种支架,还需遵医嘱进行。

#心脑血管#中暑#低血糖症

qrcode
访问手机版